第三百一十三章 厚利(1 / 2)

苟在明末當宗室 夜深 3794 字 1個月前

桑格上師離開後的幾日,額勒貝格吉台吉和他的人也告辭離開,接下來他會回到部落後準備貨物,把貨物從部落儘快運來進行貿易,從而通過騰格爾部從大明獲得他們所需要的物資。

至於布日固德,他早在桑格上師離開前一日也已南下,大明那邊準備的差不多了,隨著貿易的即將展開他得儘早過去,這是早就安排的好的,布日固德在參加了摸頂儀式之後就出發啟程,算時間差不多快已到鎮虜堡。

朱慎錐留在部落,密切關注著鎮虜堡那邊的情況,同時也派人來往部落——鎮虜堡——威遠衛傳遞信息。

因為前期的準備工作完善,再加上周安民和亢有福坐鎮威遠衛負責貿易,草原這邊也是朱慎錐的人,這一次和大明的貿易說白了兩頭都是朱慎錐的人在負責,實際上也就是左手倒右手的方式。

雖然從表麵來看,這樣的貿易方式相比之前直接走私的利潤要少些,可實際上由於有大明出麵再加上東廠和錦衣衛居中操作,物資的調動和貨量可比商隊行商走私龐大許多。

因為之前的走私過程中還需要大量的關節打通,其中邊關出境的渠道就要用銀子來開路,再加上物資購入、調動、運輸、儲備等等還要投入大量金錢和人力物力,這些同樣是不小的成本。

現在,有東廠和錦衣衛出麵,渠道自然不成問題,雖然在貿易中利潤部分天啟皇帝和魏忠賢要占一份,再加上東廠和錦衣衛包括邊關這邊截留部分,可這些加起來實際並不算多。

隨著貨量的增加和其他一係列問題的解決,整體的貿易獲利反而比之前多了不少。此外,騰格爾部還能通過這種方式和其他部落合作,統合草原貨源和利益的分配,使其在貿易手段中整合起來,無論從那點來看,對朱慎錐和騰格爾部都是好事。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就是一個月過去。

這一個月裡,隨著雙邊貿易的展開,大量的貨物從草原通過騰格爾部到鎮虜堡再至威遠衛,從而又從大明那邊交換成同樣數額龐大的物資返回到草原。

在這樣的貿易中,獲利是極其驚人的,根據初步計算,僅僅這一個月的時間裡,所獲得的利益就超過了以前一年走私貿易的總額,這還不算,因為朱慎錐直接控製住了雙邊貿易,在貿易中他對其他部落的合作中直接截留了用來貿易的金銀珠寶等,把這些金銀珠寶用騰格爾部或從其他渠道得來的物資進行取代,從中的獲利更是巨大。

換句話來說,朱慎錐在貿易中等於掌控住了貿易定價權和貨幣權,他甚至不需要在普通貨物上賺取更多,僅僅從這方麵就能獲得巨大收益。看著無數財富如流水一般湧入,朱慎錐笑的嘴都合不攏了。

在大帳中,騰格爾這小子邁著小短腿跑來跑去,手裡拿著一把朱慎錐給他做的木刀揮來揮去,嘴裡還哇哇哇不知叫嚷著什麼,一副小勇士的模樣。

一旁,塔娜半躺著,一手放在高高隆起的腹部,含笑看著兒子玩耍。而在不遠處,朱慎錐就和一個賬房先生般翻看著賬冊,麵前還擺了一個算盤,時不時伸手撥弄幾下,又拿起筆在一旁的紙上記著數字。

僅僅一個月的時間,貿易的收益實在是出乎意料,這讓朱慎錐是欣喜萬分。

大量的貨物貿易帶來巨大的財富,而這些財富的湧入也使朱慎錐解決了手上資金不足的大問題。隨著他的攤子越來越大,所耗費的錢財也越來越多,之前雖然有走私的收入,但這些收入讓朱慎錐當一個有錢人絕對沒問題,可要完成他的布局卻依舊不夠。

其中,礦山、工坊、養兵,這些支出就極為龐大,哪怕有其他方麵的填補依舊不足。此外,物資的囤積也是一個重要因素,隨著時間的推移,朱慎錐也越發感受到急迫。

哪怕他在趙屋嶺、羊頭山和王家村等地屯田,可這些地方的屯田真正能餘下囤積糧食並不算多,因為這幾年氣候的變化,種地什麼又是看老天吃飯,天氣反常使得屯田效果並不算好,而且還有那麼多人要養活,糧食不足更是重要問題。

現在通過貿易利用東廠和錦衣衛的渠道在貿易過程中能讓朱慎錐從大明正當地獲得大量糧食,而這些糧食在運輸過程中的“漂沒”實際上就落到了朱慎錐的手裡。

除去漂沒部分外,三分之一也落到了朱慎錐手中,作為物資儲備根本就沒運到邊關就給截留了下來。

而真正進行貿易交換的糧食隻是最初的三分之二而已,這些糧食大部分又給了騰格爾部,剩下來的才是其他部落的份額。

對於其他部落來說,他們根本就不知道具體的分配,也不清楚大頭實際上全給朱慎錐拿走了。不過對蒙古各部而言,能從大明換取緊缺的糧食,擁有儲備能夠讓下一個寒冬安然渡過,這對部落來說就已經是萬幸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