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向北(2 / 2)

林丹汗這話一出,眾人一時間沒話,表情一個個古怪異常。大家跟著林丹汗久了,都知道自己這位大汗是什麼貨色,林丹汗這樣的操作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最早大明和後金建奴的戰爭就是如此,後來後金攻擊炒花部也是這樣,前前後後同樣的花招不知道使了多少次,可每次聽起來似乎不錯,實際上卻從來沒有達到好的效果。

而現在林丹汗又開始玩起了這麼一招,有些人心裡真想勸阻幾句,讓林丹汗彆老是這麼乾,再這麼乾下去名聲都臭大街了,而且之前玩砸不是一回兩回了,萬一再玩砸可怎麼辦?

不過看著洋洋得意的林丹汗,眾人又把快到嘴邊的話生生咽了回去,因為大家都知道現在說這些等於掃大汗的興致,大汗是什麼性格脾氣難道大夥不清楚麼?你要是讓他不高興,他就讓你一輩子不高興,直接砍了你的腦袋都有可能,誰敢這時候觸大汗的黴頭?

從騰格爾部到歸化城快馬大約是十日的時間,但大軍出行遲緩,這個時間自然要超出不少。

再加上兩部之間還有幾個小部落,這些部落背後也有著大部落為後盾,有的部落還是屬於卜石兔的庇護,從這點來說算得上是敵對部落。

為安全起見,朱慎錐並沒有快速推進,反而采取了穩紮穩打的進軍方式。每日行軍都把斥候散出去了老遠,以確保沒有問題後才動身,就連遇上敵對陣營的小部落,朱慎錐也沒有采用蒙古人來去如風的戰術,反而異常謹慎,派出大部隊切斷對方後路後再派出幾倍的騎兵交戰。

而派出去交戰的騎兵大部分都是部落中那些頭領率領的部隊,本部精銳隻是壓陣,用朱慎錐的話來說大戰在即還是謹慎點的好,趁此機會多多練兵,讓他們拿些功勞,等戰後也好論功行賞。

這樣的安排從表麵上也挑不出毛病,何況朱慎錐還說了這樣也是為林丹汗的軍隊爭取時間,畢竟他們出發的早,用這種方式吸引住卜石兔的注意力,那麼林丹汗那邊就能壓力大減,能趁著卜石兔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的時候調動軍隊直插北方,等林丹汗的大軍到位,雙方南北夾擊,卜石兔到時候就是甕中之鱉了。

這論調一出眾人都覺得有道理,何況朱慎錐還承諾了擊敗這些小部落後,部落中的財務任憑眾人自取,這就更讓大夥興奮異常了。

自己帶人去打卜石兔,這些頭領或許還沒這個膽量,可打這些小部落他們卻是爭先恐後。一般的小部落隻有幾百人,大些的也不過上千人,能動用的青壯充其量不過上百而已。

麵對包括己方牧民在內的五千大軍,這樣的戰爭不是手到擒來?滅掉這些部落不僅有戰功還有財物的好處,傻子才不乾呢?

就這樣,一路上走走停停,碰到部落這些頭領就忍不住帶兵去打,靠著強大的後盾和自身武力優勢三下五除二就打得對方落花流水。打完仗,砍下敵人的人頭,接著就是搜刮財物和女人,沒幾仗下來,收獲著實喜人,甚至獲得的財物居然多的沒辦法帶走,隻能派人用牛車浩浩蕩蕩運回部落去,隨後再興高采烈地繼續向前,和蝗蟲一般朝著歸化城方向不斷掃蕩。

半個月後,大軍連一半的路都沒走完,可所有人卻沒絲毫疲倦和不滿,相反因為收獲的巨大讓他們興奮不已,巴不得繼續這樣掃蕩下去才好呢。

不過草原上的蒙古人也不傻,幾個小部落被滅後消息很快就傳了出去,北方的那些部落嚇得連夜打包跑路,誰還敢繼續呆在原地等著大軍橫掃過來?

就這樣,接下來的幾日裡,大軍依舊保持著原來的速度,可再也沒碰上任何部落。這讓剛吃的滿嘴流油的頭領們很是失望,他們建議朱慎錐加快速度,免得前麵的部落也跑了,最好搶在他們前頭趕到,以撈到足夠的好處。

但這個要求被朱慎錐否決了,他告訴大家眼下馬上就是近半路程了,離歸化城不算太遠,這種時候千萬不能大意,因為誰都不知道卜石兔的軍隊會不會出現。

卜石兔又不是傻子,就連一路上的部落都知道了大軍的消息,卜石兔肯定也得知了消息,如果卜石兔帶兵主動出戰,雖然大軍不懼對方,可一旦分兵的話說不定就有麻煩,尤其是突出的前鋒部隊萬一陷入卜石兔的包圍就慘了。

朱慎錐的觀點給眾人潑了一頭冷水,讓眾人心中冷靜了不少。可接下來的行軍日子裡根本就沒見卜石兔的人馬出現,散出去的斥候回報也是如此,每天行軍安穩異常,如此情況又讓他們又開始蠢蠢欲動,琢磨著卜石兔這老小子是不是真怕了?不敢出來龜縮在歸化城死守呢?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還擔心什麼?不趁這個機會多搶點東西,簡直是白來一趟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