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大戰結束後,這些頭領如果不死也被扒了一層皮,接下來還要麵對卜石兔的追擊,就算僥幸逃脫朱慎錐也有後手,他的後手就是早就安排好的王海和一支騎兵。
出征的時候朱慎錐帶上王海理由是懲戒王海,可實際上經過幾日的休養王海的傷好了許多,再加上北進時為拖延時間朱慎錐沒有快速進軍,更給了王海養傷的機會,半個多月下來,王海表麵上看起來似乎依舊傷重,可實際上已好的差不多了。
此外王海丟在後麵坐著馬車,有一隊騎兵看管著,脫離了大軍的主力,這更讓其他人絲毫沒在意到王海那邊。可他們怎麼都不會想到,看管王海的騎兵是朱慎錐特意安排的,這些騎兵名義上是看管王海,可實際上是聽從王海指揮,王海這一路的主要任務就是給朱慎錐掃尾,以徹底清楚隱患。
大戰開始之前,後勤牧民都留在了後方,王海和那支騎兵也是一樣。趁大戰即將開始,王海就悄悄帶著這小股騎兵迂回到了離戰場十幾裡的地方暗中埋伏起來。
等戰場上左右兩翼崩潰,其部開始朝西奔逃的時候,卜石兔的軍隊對其展開了追擊。一直盯著戰場的王海沒有馬上插手,直接吊在後麵遠遠跟隨著,目送著卜石兔對逃離的部隊追殺。
一路追殺過程中,王海的人分散開來,專門撿漏從卜石兔部隊手裡逃出來的遊兵散勇,他們冒充卜石兔的追兵一個個清除,沒人半個人逃脫。
等卜石兔的人馬追出一段距離,眼看著前麵的人繼續追擊得不償失,這才收兵返回的時候,王海的人馬就開始接替卜石兔的部隊繼續尾隨對方,一直悄悄跟到他們臨時露營的地方,等到夜色降臨,這些人放鬆警惕的時候突然展開襲擊,沒花什麼氣力就把所有人全殺了個精光。
一切都在朱慎錐的謀劃之中,就連臨陣時卜石兔見打垮了對方兩翼,意圖一口氣攻破朱慎錐的中軍舉動也早就被朱慎錐給算計到了。
雖然隻是合作,可朱慎錐從來沒有真正相信過卜石兔,要知道他們和卜石兔本就是對手,這一次合作隻是因為利益的緣故各取所需,但不代表他們之間就真正握手言和了。
早就防著卜石兔的朱慎錐假裝做出了後撤的姿態,可實際上已做好了動用自己王牌的準備。就當卜石兔打算一口吞下朱慎錐的中軍,順勢滅掉騰格爾部主力的時候,朱慎錐猛烈的反擊也隨之而來。
這反擊堅決凶狠,一下子就打懵了卜石兔的騎兵,當卜石兔察覺到麵前不是能任憑自己拿捏的軟柿子時,也徹底清醒過來,頓時就沒了繼續和朱慎錐交戰的念頭。
雖然雙方的兵力來看自己這邊占有優勢,但朱慎錐那邊表現出來的戰鬥力實在太過強悍,而且居然還擁有隻有大明有的精銳火器,就算能最終擊敗對手,那麼自己這邊的損失也肯定極為慘重。
如果僅僅隻是雙方交戰,卜石兔或許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可彆忘記卜石兔真正的對手不是朱慎錐,而是一直在一旁虎視眈眈的林丹汗。兩虎相爭必有一傷,一旦自己的損失過大,那麼又拿什麼來應對林丹汗呢?林丹汗可不是朱慎錐,朱慎錐和卜石兔之間雖然有著矛盾,兩部的關係也不好,可還沒到真正你死我活的地步。
但林丹汗就不一樣了,林丹汗可是真要卜石兔死啊!對於整個土默特草原林丹汗早就垂涎三尺了,巴不得滅掉卜石兔再一口吞下土默特。如果和朱慎錐交戰中損失過大,那麼接下來就沒足夠的軍力抵抗林丹汗的大軍了,卜石兔很明白這點,見事不可為隻能放棄了自己的打算,遵守之前的承諾,直接放朱慎錐的中軍安然撤回。
就這樣,這一場仗弄的虎頭蛇尾就此結束,表麵上來看騰格爾部損失慘重,部落的幾個頭領直接“戰死”,部落也損失了近千騎兵,這對於部落而言這個損失已經不小了。
可實際上借著此戰朱慎錐輕而易舉就解決了部落的內患,那些戰死的部落頭領和騎兵實際上並不是朱慎錐的人,甚至是和他貌合神離的。
這些人一死,部落內部就再也沒人能夠挑戰朱慎錐和塔娜夫妻的權威了,同時也能清理掉林丹汗伸向部落的觸手,斬斷林丹汗對部落的影響力。
接下來,朱慎錐會重新提拔人取代這幾個首領,而這些人也將是朱慎錐真正能夠信任和重用的自己人。隨後部落的全部權利再不會分散,朱慎錐也就真正成了部落的太上皇,從而說一不二。
另外,借戰敗的責任,回到部落後朱慎錐還會對部落內部進行清理,那些依附那幾個頭領的部落中下級軍官正好一並處置,這樣處置任何人都不說出話來,因為戰場發生的一切所有人全看在眼裡,如果不是他們臨陣脫逃,怎麼會導致慘敗而歸?
處理完這些,順勢再給林丹汗一個交代,把責任全部推出去,林丹汗也拿不到任何把柄,最終的結果隻能捏著鼻子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