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劉國棟說這個案子可能是外地人作案,死的也是外地人。
死了,沒人找,想要破案,難如登天。
坐到沙發上,陸川沒什麼事,又打開了劉國棟拿回來的卷宗。
現勘日常的工作比較簡單,尤其是對陸川來說,大多數是一些指紋鑒定分析工作。
二十幾年前,指紋采集還都是個新鮮玩意,根本不可能靠指紋鎖定死者身份。
“打架鬥毆的,借著酒勁談對象的,往年這個時候可都是案件高發期,真要被抓了,這輩子都毀了。”
陸川是有一半讚同,一半不讚同的。
另外,他也不多拋,每次一點,大概半個月才能處理完一具屍體。並且,凶手拋屍的鐵路橋是他每天上班的必經之路,扔點東西下去,根本不會惹人懷疑。
但是如果造成一些後果,比如說致使他人輕傷,對方執意要追責的,那就有可能被拘留。
劉國棟大概看了下卷宗,這個案子他當年聽說過。
就這樣,凶手作案十三年,一直沒有被發現。
這樣的話,有些學校就報不了了。
大概率,死者就不是涼州附近的人,否則的話,最少也會有失蹤人口能比對。
對方拋屍的手段也很獨特,將屍體切成小塊,然後在鐵路橋上,把屍體丟進路過的運煤列車車廂。
“那怎麼可能,不過一天給他一百塊錢,他就同意了。”
至於嗎。
整個案子浮出水麵,還是凶手在殺人的時候,因為體力不如對方,讓被害人逃了,然後報警,才捅出了這個驚天大案。
把卷宗合上,陸川接著乾自己的工作了。
嚴重的話,有負刑事責任的,更是一輩子都毀了。
卷宗很薄,陸川不到半個小時就研究了好幾遍。
這個案子,說真的,他好像幫不上什麼忙。
任何地方發生命案的要求都是必須偵破,但確實有那麼些案子不這麼容易被偵破。
除了比較詳細的屍體碎塊信息,其他的基本上就是一片空白了。
案發後,涼州市公安局把發現屍體的汙水河道差點摔了個底朝天,但是很可惜並沒有發現屍體的其他部分。
曆時兩個月,但是非常可惜,案子的偵破似乎隻有部分屍體這一條線索,其他的什麼都沒有。
這一點不用老白提醒,楊森早就想到了。
外地人作案,死的也是外地人,而且很有可能對方拋屍就真的隻是在汙水河道裡拋了一部分,剩下的帶走,拋屍到彆的地方也不一定。
“這個月肯定要比上個月忙。”
陸川搖搖頭:“什麼線索都沒有,指紋、腳印、血跡什麼都沒有。”
指紋、血跡、足跡等等,陸川擅長的線索一條都沒有。
“這種案子,以前也有過,大多數都是外地人作案,死者也不是本地的。”
他挑的運煤列車都是給電廠送煤的,大批量的煤炭都是機械裝運,到了地方就被燒了,中間不會有人介入,所以根本不會被發現。
但是外地人作案……
卻也不一定。
因為對方拋屍的地點,是在汙水河道裡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