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開始輕震起來,有無數的碎石跳起,便是靠著的木柱都輕輕晃蕩,仰頭望去遠處有飛鳥被驚起,有滾滾煙塵彌漫。
“來了!”
趙括不疾不徐道。
“傳令,吹號!”
“全軍集合!”
“如今東風已至,也該啟程了!”
望著身後軍營中已經整備完畢的兵卒趙括暗自握緊了拳頭,從今往後沙盤推演都是往事,戰場殺伐方能揚名!
蒼涼的號角聲在大營上空響起,
無數早就已經集結的涼州兵卒正在列陣,
衣甲分明,大纛如雲,
“咚!咚!咚!咚!”
重甲鐵騎近了,
一人三馬往大營而來,
“殿下的親衛怎會一同來此?”
趙括望著重甲鐵騎兩側腰懸長刀手持鐵戟的兵卒愣神道。
莫不是殿下親至?
“唏,籲籲——”
韁繩被拉緊,
六千六百甲在大營外駐馬而立,
“趙括,本殿親自相隨!”
數十步外有少年郎清朗的嗓音傳來,一旁的曹先之,於信胤看著那橫刀立馬的少年郎也是愣在了原地,借來重甲鐵騎就已經出乎意料了,如今更是殿下親臨,如何不讓人驚訝,當目光落到趙括身上時更是驚疑不定,講到底還是低估了趙括白起二人在殿下心中的位置。
“末將趙括,拜見殿下!”
“末將曹先之,拜見殿下!”
“末將於信胤,拜見殿下!”
三人躬身抱拳行禮。
“饒道臨川郡,兵出南安郡需三日之功。”
“事不宜遲,出兵吧!”
“破魏滅齊,許你趙括白起潑天之功!”
“不出紕漏,此戰還是由你指揮。”
“趙括這涼州的底子便交給你了!”
“本殿信你,切莫讓本殿失望!”
“謝殿下!”
看著那六千六百甲前朗朗出聲的少年郎,趙括極為鄭重的再度躬身抱拳。
“本殿信你”
不知何時邁步有些虛浮,
話音落下良久可那四個字腦海中轟鳴不斷。
自名聲漸起以來,
自家父親趙奢便常言道
“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
輕飄飄的一句話卻不知每一次脫口而出在自己心頭有些掀起怎樣的軒然大波,便是自家娘親那日在書房之中聞言自己統帥一軍時,也是哀怨憂心的模樣,連連出口拒絕。
十餘年間熟讀兵書萬卷,
可講到底自己還是太過年輕。
莫說天下人,
便是在自家雙親眼中也是難當大任。
整個世上便隻有殿下相中了我趙括這匹馬,
且待我負你日行千裡!
軍營之中一鎮六萬涼州輕騎已經策馬而出,餘下的四萬輔兵正布置大營,出兵饒於敵後,可表麵工作還是要做的,無論如何也要晚些讓魏軍主將發現,哪怕多出一個時辰的時間也是極好的。
用兵本就差之毫厘失之千裡。
——
翌日,
未時,
南安郡內,
一馬平川,
近四十餘萬兵卒徐徐往前推進,
遠遠看去不著邊際,
便是押運糧草的隊伍都綿延十餘裡,
派出的七八隊巡邏鐵騎遠出百裡,
大軍的兩側更是有數萬輕騎鋪開,聲勢浩大。
最前方是衣甲分明的魏國武卒,
數萬兵卒俱是身穿三重重甲,手執長戟,腰懸鐵劍?,眼下雖是日頭正盛可仔細看去那魏國武卒負重前行任是極為輕鬆的模樣。
說起來魏武卒的招募,往日除了裝備齊全外還要帶著數日口糧,半日之間急行軍百裡者方能如此入伍從軍,眼下的行軍速度對於魏武卒而言甚是輕鬆,何況眼下已經快到會稽郡的地界自然裝備齊全。
“此距會稽還有多裡地?”
通體黑色的駿馬之上一白衣黑甲的將軍沉聲問道,細細看去不過而立之年,可眉宇間的銳氣勢不可擋,本就是長期統帥一國最為精銳兵甲之人,自當如此。
“稟吳將軍,此地會稽郡不過二百裡,算算大軍行進的耗費,莫約四日便可至!”
有副將抱拳稟報道。
“四日!”
“太慢了些。”
吳春秋眉頭緊蹙。
齊國使臣入魏國都城之時,在都城之中單單敲定打下乾國時的怎樣分配地盤就耗費了幾日,後征派大軍又是耗費良久,出兵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籌備糧草,整軍備戰耗費的時日多些都是理所應。
畢竟戰場本就是打的後勤,打的國力!
可在吳春秋看來那幾日朝堂上的商討,每拖一日,簡直就是在耗費士兵們的性命,當一切都塵埃落定時乾國那邊已經從容南下駐守,這期間耽誤的時間要用大魏兵卒的命去填,耽誤的那些日子損耗的命足夠滿滿當當的填滿整個朝堂!
“吳將軍,尋常兵卒自然不能與將軍長年統帥的武卒相比。”
“執刀負甲的負重行走,尋常兵卒很難做到總是疾走快跑,半個時辰行進四五裡路,一日下來四個時辰的行軍已經不少再多兵卒疲勞過之不及。
“算下來每日行軍四十至五十裡,已經勝過齊國步卒許多,放眼各國也是不弱。”
副將看著那身披重甲依舊步履輕快呢魏國武卒,胸間剛剛升起的一絲傲氣片刻間蕩然無存,低著頭沉默不語。
往日隻覺得自己麾下兵卒俱是精銳,如今比起這些武卒而言實在如同糟糠。
“本將省得。”
吳春秋看著身後正在行進的步卒長歎了一口氣,自己在領魏武卒已久,對眼下這魏國普通兵卒而言還是高看了些。
“罷了,輕騎繼續餘在大軍兩側掩護大軍行進,以防敵軍突襲。”
“本將自領七萬武卒,奔襲會稽!”
“如今齊遜那邊飛鴿傳書已至,已經在距鹿郡對上了乾國左路邊軍,本以為能步步為營,徐徐推進,誰又能料到敵方那小將白起初次領兵竟是如此老辣,在他手上沒有討到半分便宜!”
“他齊國富足,產量之地又近自然拖得起,可我魏國不同,這綿長戰線……”
“久久不破敵,難以為繼!”
“武卒聽令!”
“著甲!”
吳春秋右手輕輕揚起,
有令騎奔走,
數萬魏國武卒從輜重馬車上取下整套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