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官兵隻覺一股大力傳來,盾牌當即便要脫手,索性合身一撲,順著魯達發力方向搶來,環首刀狠狠朝他腰腹搠出。
這一招借力打力,殺法極為凶悍,魯達卻不慌忙,大喝一聲,屈膝沉胯,把戟杆猛掄半圈,連盾帶人一並甩得飛出,那官兵在空中橫滾兩圈,穩穩落地,現出極為紮實的下盤。
“好武藝!”魯達大聲喝彩,使戟一指對方,眼中流露出欣賞之意:“能擋灑家這麼多合,你這廝武藝倒比你家主將還高,枉死在此實在可惜,留一個姓名罷!”
那兵士接魯達這一輪狂攻,雖未曾受傷,也是使儘了平生手段,此刻已是滿背冷汗,心中也自佩服魯達本領高強,聞聽說話,胸脯一挺,大聲道:“某乃遼西郡令支縣人氏,姓韓名當,草字義公,你這漢子相貌堂堂、武藝精強,如何不思與朝廷效力,卻甘心從賊?”
韓當韓義公?這個名字,灑家似乎倒聽說過,卻忘了是哪個諸侯的部將……魯達正回憶間,又聽見韓當指責他從賊,不由哈哈大笑。
“從賊?哈哈哈哈!”他回戟一指廣宗方向,聲音隆隆,大喝道:“你自家去那城裡看看,那些黃巾軍中有幾個精壯?哼,那些婦孺老弱無力無勇,卻也要冒死造反,你道是為何?一個朝廷,若連老弱婦孺都逼得他們做賊,這等狗屁朝廷,砸翻了也罷!”
韓當被他三言兩語說得啞口無言,這時有袍澤叫道:“不必同這狂賊多言,圍殺了他!”
原來他二人說話之間,餘下官兵趁機穩住陣腳,數十個刀盾手組成幾麵盾牆,正四下裡直壓過來,又有許多長槍手藏匿其後,窺準機會亂紮亂刺。
魯達大笑道:“且看是你這乾撮鳥圍殺了灑家,還是灑家打翻了伱等!”
奮起雙臂千斤怪力,掄起卜字戟四下亂砸,那杆戟嗚嗚怪嘯,平地間陡然卷起陣陣旋風,砰砰聲中,一麵麵盾牌或是脫手亂飛、或是四分五裂,刀盾手們當不得他鬼神般力量,一時掀翻無數。
城上張角看魯達大發神威,連連跌腳悔恨:“怪不得神將索要有分量的兵刃,若是與他口一百斤大刀,憑他神力,天下誰個能敵?”
陣中魯達強行打亂了盾陣,那杆戟卻受不住這般猛烈撞擊,哢嚓一聲,斷成兩截。
眾官兵眼前一亮,正要趁機再加圍攻,魯達反應卻是更快,彎腰搶起幾麵盾牌,嗖嗖甩出,盾牌飛轉暴射,頓時又砸翻了十餘人,被他趁機奪了兩口環首刀,一個虎縱躥入人群,雙刀起落,掀起漫天血雨!
武諺有雲:大刀看刃、單刀看手、雙刀看走。
這話是說,若用長杆大刀,重在用刃,於劈、抹、撩、斬、刺、壓、掛、格上見出功夫,若用單刀,重在手腕、手臂的靈活,講究纏頭裹腦和劈、砍、刺、撩、抹、攔、截等刀式變化,而雙刀則最重協調,講究雙手協調呼應、步法身形與手呼應,才能步法靈穩、趨退若電,達到“葉底藏花、雙蝶飛舞”的境地。
當年武二郎上二龍山時,得了菜園子張青所贈的兩口雪花镔鐵戒刀,閒來無事,便起意創出一套前無古人的雙刀殺法,魯達、楊誌兩個自然也興致勃勃參與其中。
魯達本是極會用刀的,五台山下打兵器,除了禪杖,便是特意要打一口戒刀。
楊誌更是身懷楊家刀法傳承,兩人一個擅單刀、一個擅大刀,加上武鬆這個最擅身法、腿法的高手,三人合力創出一套雙刀戰法,以後武二郎衝鋒陷陣,斬將奪旗,便全仗此功。
此刻魯達把這套刀法使出,渾身上下刀鋒閃動,整個人便似一個刀球般,在敵陣中亂滾亂撞。
他這刀法,既有軍中武藝的暴烈迅猛,也有江湖路數的虛實變幻,這些官兵雖稱強兵,何曾見識過如此猛人?隻砍得一片哀嚎,一時間,斷肢與頭顱齊飛,鮮血同夕陽一色。
唯一美中不足的,便是這環首刀的質地遠不如武二郎那兩口戒刀,斬殺幾人便要卷刃,但魯達力大手快,或撿或搶,一連換了七八口刀,未露半點破綻,而官兵已吃他砍翻不下百人。
城上張角也終於反應過來,這位神將不是莽撞,而是真有神威,連忙下令裴元紹幾人儘點城中能戰青壯,親自提了口劍,要帶兵殺出城去接應。
這正是:一戟如龍龍染血,雙刀似虎虎撲風,敵鋒縱銳輕摧取,獨挽狂瀾第一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