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他曉得如今自家廟小,供不住大菩薩,因此也不露相,隻在心裡慢慢思忖此事。
繼續行軍一日,魯達找到當初埋藏兵甲處,掘出戰甲、狼牙棒,披掛停當,就再此穀中宿營一夜,次日揮軍直進,及至陽城之外,隻見原本密密麻麻的官兵,竟是少了大半。
徐庶笑道:“不必多說,定是潁川各家畏及吾兄威名,撤去了私兵,他又有一萬多人折在陽翟,如今正是勢單力薄之時。”
魯達喜道:“既然如此,機不可失!”
也不待後續大軍抵達,也不弄什麼玄虛計策,直接下令進攻,自家一馬當先衝在最前,重重一棒,先把後營大門砸得粉碎,舞棒蕩入營中,逢人便砸,口中暴喝道:“宛城黃巾全夥來此,汝等官兵何不早降?”
朱儁大驚,連忙指揮兵馬迎敵。
張寶在陽城上望見官兵營中大亂,猜是援軍殺至,立引全城兵馬殺出。
無數黃巾兩下夾攻,官兵首尾難顧,頓時大敗,幸有劉關張兄弟三個勇不可擋,引本部人馬死保朱儁,殺條血路走了,餘者或死或降,或是潰入山中逃遁。
戰罷,張寶領韓當、周倉等一眾將領前來彙合,魯達說起彆後諸事,眾人無不心悅誠服。
不多久,徐庶歡天喜地來報,道是那些世家撤兵時,因怕觸怒朱儁,故此各家所帶糧草都留在了營中,急切間官兵不曾燒毀,倒是便宜了魯達。
魯達喜道:“有這些糧草,足敷路上使用。”
在陽城休整一日,待得孫仲引大部至,雙方合兵一處,商議北赴太行。
一番商榷,定下方程:魯達引徐庶、韓當,親引三千人馬開路,張寶坐鎮中軍,統率十餘萬人押運輜重,又有周倉、孫仲,領五千精壯斷後,大軍綿延數十裡,一路東行。
魯達來時,走的是虎牢關近處孤柏渡,他和韓當在那裡殺人奪馬,料來如今必有重兵防禦。
因此歸返之時,欲走陳留郡酸棗邑延津渡北歸,此乃後來十八路諸侯討董卓會盟之處,南來北往極為方便,若在此渡河受阻,則可一路殺去兗州再覓渡口。
兵發三日,入得陳留郡內,第四日上,忽然一彪兵馬攔住當途,為首兩人,其中一個魯達認識,正是朱儁麾下司馬張超。
原來張超自陽翟逃遁後,歸返朱儁軍中,次日消息傳開,各大世家紛紛尋借口撤去私軍,朱儁不肯惹起眾怒,隻得坐視,又派張超往陳留郡,向其兄長陳留太守張邈求援。
不料魯達兵貴神速,張超方去未久,便已殺來擊敗了朱儁。
張超得知後怒不可遏,又探聽到黃巾往陳留開來,遂力諫其兄,引軍出戰,拖延黃巾步伐,以待各路官兵彙合圍剿。
這廂魯達見有兵攔路,也把人馬鋪開,兩陣對圓,魯達便欲出馬挑戰,周倉大叫道:“太平王乃主帥,豈有輕出之理?待末將去罷!”
說罷騎黑馬,挺長槍,飛馬而出,大喝道:“黃巾軍戰將周倉在此,汝等知機的,速速讓開道路!”
有分教:
地公解困北歸還,張氏昆仲欲阻攔:陣上霹靂發巨吼,無敵猛將刃光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