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明珠慌亂跪地請罪,“這隻是初定計劃,臣深知有許多不完善之處,近日正打算補足。因忙著安排皇上南巡以及纂修《大清會典》的事宜,還未得空完善他。臣該死,請皇上責罰。”
嘴上說賠罪道歉,卻還是在找借口開脫。
“既然精力不濟,忙不過來這麼多事,那以後彆的事就不需愛卿操勞了,把太子交代的這一件事做好。”
康熙話說得隨和,卻叫在場的眾大臣們都心中驚駭。
皇上隻讓納蘭明珠專注於學堂之事,這無異於是撤了納蘭明珠位同宰相的大學士的實權啊。
還有,皇上的話裡特意提及“太子交代”,這就是在特意警告納蘭明珠以及在場的眾大臣,在他心裡太子依舊是太子,沒人可以撼動。
眾大臣們立刻見風使舵,不敢再有異議了,紛紛讚揚太子此番出國貿易,給大家經過帶來很多不一樣的東西。
這會兒眾大臣們對於使團船隻上帶回來的東西了解還不夠深刻,隻不過是在嘴上讚揚罷了,並未走心。等到接下來幾個月,他們發現自己身邊的生活所帶來的新變化,全都始源於太子這次出海貿易,才越發由衷地從心裡佩服起太子來。
先是農業,草莓、番茄、菜花、西葫蘆等許多從新種類開始了進行了推廣種植,有一些草莓和番茄苗從船上搬下來的時候已經結果了。
這些果實原本在歐洲那邊也多用於觀賞,但太子表示這些都是十分美味且有益於身體的水果,他自己一直無所顧忌地在吃,後來方長鬆受太子影響也開始嘗試,帶著使團的人都吃了,確實酸甜可口,非常美味兒。
所以這次下船之後,方長鬆就把新鮮采摘的果實全都獻給了康熙。
康熙在嘗過之後直歎味道不錯,賞給了後宮妃子和幾位他看重的大臣。
隨後這些水果就在京城的貴族中流行起來,越來越多的農民意識到種植這類東西會更掙錢。
方長鬆在售賣一部分草莓苗的同時,也按照太子的要求,將另一部分草莓苗限量發給京郊貧困的農戶們,派農業技術人員教他們種植技術,作為一項扶貧計劃在實施。
其它品種的果蔬也用類似的方法進行推廣。
船隻運回來的新品種的奶牛、豬等,則由戶部負責建造畜牧飼養區域,進行初代的繁殖,並在荷蘭技術飼養人員的帶領下,結合本土環境總結出新的飼養經驗。
相關負責的官員,康熙都按照胤礽在信中的提議,通過考核選拔出一批懂得畜牧飼養基礎知識的官員。同時讓原本負責建馬場的大阿哥總領此事,權當是給他的一次曆練。
而後是化學的研究發展,胤礽在信中告訴康熙,除了天氣原因,病蟲害是導致糧食產量降低的罪魁禍首。他帶回的那些化學儀器,邀請來的那些懂化學的人才,能夠幫助大清製作出有助於提高農業產量的農藥。噴灑它可以使果蔬糧食提高產量,讓農民更加富裕,讓大清的國庫充盈,兵強馬壯。
這樣好的事情,康熙怎麼能拒絕?立馬讓三阿哥負責此事。
再然後是工業,機械化的織布印染技術、風力鋸木機、滑車、絞轤等等,讓康熙大開眼界,同時也在康熙的心上重重一擊,原來他統治的大清跟歐羅巴洲比已經落後了這麼多。
那一大木箱子的信,康熙在按照日期順序看,前麵百餘封信都是在航海的途中,內容還好,等胤礽到了荷蘭後,不過十幾封信,已經讓康熙心中產生了許多震撼。
康熙親自到了大直沽的渡口,觀察荷蘭等國的船隻與本國船隻的差距。
荷蘭國的船不僅造得更大、更結實、更氣派,還配有起重機。在運輸大型沉重貨物時,人家完全不需要人力,而他們大清卻還在依舊使用古老的笨拙的人工搬運方式。
之後,又見識了各國火炮和槍支的威力,讓康熙更加感到震撼,以至良久說不出話來。
康熙意識到需要他們學習的地方有很多很多,現在再不去學習,去做出改變,早晚有一天整個大清國會被人家按在地上踩,甚至臉踩爛了都翻不起身,永遠被人壓在腳下。
大清急需做出改變,而不是滿於現狀,固步自封。
康熙立刻暫緩了南巡的計劃,開始著手選拔較為有學習能力的年輕官員,跟著那些外國的技術人員學習技術。敕令他們一定要將技術學習熟稔,創造發展屬於他們大清國自己的工業。
下朝之後,康熙按照平常的習慣到書房考校阿哥們的課業。
看著胤禛等阿哥們認真熟背四書五經,康熙第一次覺得不怎麼欣慰了。
光學這些有什麼用?光學這些是比不過外國那些技術的!
阿哥們都年輕,正是聰明愛學習的時候,老祖宗們教誨的東西不能忘,但是新的東西也應該學。
康熙心不在焉地考校完畢,對八阿哥磕磕巴巴的背誦成果竟沒有加以訓斥。
阿哥們都以為今日康熙心情好,紛紛圍上來,向康熙提出了很多問題,大多都跟他們近來聽到一些新奇傳聞有關。
“阿瑪,兒臣聽人說二哥讓人帶回了一種藥,灑上兩回,就能把菜上生病的小白蟲給徹底殺死?阿瑪能不能賞給兒臣一點點?”
胤禟去年弄了兩盆名貴的蘭花,他天天親自照料著,最近蘭花生蟲子了,他和身邊人想儘了各種辦法殺蟲,但蟲子總是過一段時間就卷土重來,如今越發得厲害了,花葉枯萎了一半,眼看就要死了。
胤禟發愁不已,因此也更加想念他的好二哥,怎麼還在外國不回來。如果二哥在的話,他就可以直接跟二哥求藥了。而不是像現在,要先觀察阿瑪的臉色之後,再小心翼翼地開口求藥。他生怕阿瑪罵他玩物喪誌,不舍藥給他。
康熙點頭應允了胤禟,囑咐他如果蘭花治好了,就告訴他一聲。正好他也想親眼見識一下,這農藥是否真如胤礽信中所說那樣厲害。
“兒臣聽大哥說,那荷蘭國的船上有一種起重機,十分厲害。阿瑪能跟我們講講,那機器是怎麼運貨的?靠什麼使力?”胤禛好奇地問。
“靠水力運作,運作過程比較複雜,倒是能說清楚,但說再多都不如帶你們親眼去看看。”
康熙意識到自己不能隻把這些孩子關在紫禁城內,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地讀書。要開闊他們的眼界,增長他們的見識,讓他們也懂得更多的技術,才能趕得上這個世界的發展。
“阿瑪要帶我們去瞧嗎?太好啦!”胤禟開心地跳起來。
隨後,康熙就帶著眾阿哥們參觀了胤礽命人所帶回的各種東西,大家在半路還去了牧場,品嘗過荷蘭奶牛現擠出來的牛奶之後,在次日抵達了大直沽渡口,眾阿哥們參觀了荷蘭等國穿上的各種裝備之後,嘖嘖稱奇,同時也深深感受到了自己國家與彆的國家的差距。
康熙見這些孩子們跟自己的感受一樣,便問他們有什麼想法。
“兒臣覺得應該多增加交流和貿易往來,把彆國的長處變成我國的長處。”胤禛道。
“加大培養這方麵的人才,正好各地在建學堂,不妨把語言和技能的學習要求加進去。”胤禩跟著道。
陸續還有幾位阿哥跟著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康熙滿意地點點頭,兒子們懂得適應變化,積極學習,不愧於他的教導。
康熙負手站在渡口,迎著海風,望著落日的夕陽,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又歎了一口氣。
多虧胤礽,讓他知道了什麼是坐井觀天、夜郎自大。自開國以來,大清因防範外敵入侵而閉關鎖國的國策,太過自欺欺人。
這世界,早已經不是靠大刀□□來拚高低了。
天黑前,康熙打算帶眾大哥們離開時,看見胤禛還在認真研究起重機,並讓譯者幫忙翻譯了他的問題,跟荷蘭國船上的水手進行交流。胤禟更有趣兒,不僅跟著胤禛研究,還順便學起了拉丁文。
近一年,胤禟的拉丁文很有進步。一則他本身就對拉丁文和西方的東西感興趣,二則他一直以他二哥為榜樣,想像他太子二哥一樣能熟練地掌握拉丁文和法語。
剛才上船的時候,胤禟便用一口流利的拉丁文很熱情地跟水手們打招呼,不過他還沒熟練到完全可以跟外國人溝通的程度。所以,這會兒他在邊交流邊學習。
這孩子極聰明,尤其是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他能學習地非常迅速。
康熙想起了胤礽在信中提及胤禟這個九弟的時候,說他有語言和經商天賦。他還不忘解釋說經商貿易並不下賤,如戶部為國庫收繳錢糧一樣,國與國之間的貿易做好了,盈利可以是國庫的幾倍。這些錢用來建學校、醫院、發展農業以及各行業的技術,形成一個良好的循環,促進國富民強,那就是最高貴不過的“經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