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宋之後破舊立新路漫漫第十二章:吳玠的任務吳玠一怔,倒不是他不知道張永珍的大名,實際是這位烈士已經由趙官家親自操刀,通過小說神話的邪乎了,彆說西軍內部了,就是天下武人,你見過能耍十四丈大刀的?可以想見後世的話本傳說隻會更加離譜。
而他作為帥臣,知道的更多一些,這人是當年跟隨劉光世逃跑進八公山大營的小校尉,卻在金軍攻勢猛烈下悍然駕船北向而死,為韓世忠反攻爭取了一定時間,臨終大呼歸鄉,激得官家大哭一場。第一次使用了“易安居士舊詞”來嘲諷自己和南逃官員。八公山神廟就是以張永珍為主神,後來堯山這邊修建的神廟也是以此為依據,巧了,堯山神廟的主神居然還是他的同鄉侯丹。
說來侯丹的養子有恩蔭的官職,去年還在他的另一個下屬郭浩那裡謀了個文職,結果這事兒被官家知道了,居然來了密劄千叮嚀萬囑咐不能讓烈士絕後,不許此人上戰場。
因此對於這道旨意,吳玠倒也不是很意外,但是如此鄭重,到讓他有些吃驚。
卻不想劉子羽還沒說完呢,“另,有與張永珍同船禦敵而死者八人,尚有六人未找到家眷,但有一名親眷尋得,立報禦前恩蔭。”說罷還真給了他一個冊子,裡麵有六個平常的名字,和各種關於職位、籍貫的模糊記錄,一看就是多方收集了多年。
吳玠這麼世故的人,一瞬間也是五味雜陳,不知道該說什麼好,甚至連接過冊子都忘了,還是被劉子羽塞進他手上的。吳玠立即明白自己的失態,趕緊描補道:“官家仁德,臣萬死不辭。隻是剛才想到,畢竟靖康大亂後,延安府甚至整個隴右都被完顏婁室洗劫過好幾回了,這燒殺搶掠的.......隻怕這些忠義之後.......”
劉子羽這次是真心歎息了,“你說的這些我何嘗不知道,我也是來之前才知道,當年收複西夏後,官家就派靜塞郡王來找過,可惜隻找到了侯丹一個堂兄,可官家說得明白,他會一直找下去的,不為名聲,隻為不負故人,我們為人臣子,難道還要推脫這樣的差事?”說到最後儼然正色,是使相在對下屬說話了。
“自然不能,相公放心,玠回營之後立即安排。”
劉子羽道:“其二,禦營後軍裁撤過於緩慢,鑒於主帥前期病重,責不在吳玠。副都統吳璘、郭浩各罰俸祿三個月,貶武勳一級。令吳玠接令起立即按照樞密院兵員進行裁撤。”
這雖然挺要命,但也是應有之義,現在不打仗了養這麼多張嘴真要把國家吃窮啊?而且關中地區早在堯山之後就已經軍功授田,難度相對較小,吳玠立刻稱是。
隻可憐郭浩,堯山時被曲端坑了留守大本營,北伐時被李彥仙坑了留守太原,吳玠病了他也不敢越過吳璘做太多事引發主將誤會,結果跟著一起背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