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兒媳過門後賢良淑德孝敬公婆,體貼丈夫,更重要的是肚子非常爭氣,進門剛一年,就於今年四月產下一個大胖小子,讓趙鼎終於在五十二歲高齡當上了祖父,這就很讓趙相公滿意了。
但是對於兒子趙汾,他就很不滿意了,這小子大約是當了爹,覺得再是個白身沒麵子,死活要參加這次殿試。趙鼎當然不同意,你老子我是首相,要參與閱卷的,你下場去試筆我還怎麼顯示大公無私,不過想到兒子也小三十了,同學一茬一茬地都去當官了,也做了一定讓步,決定讓他用自己的恩蔭名額當個小官。
結果趙汾反應劇烈,認為這是官迷老爹不顧自己的理想。大宋養士百年,除了靖康之變得特殊造就了呂公相一個恩蔭出身的相公——這還是因為人家自身實在優秀隻是早年被連累了,哪個紫袍文臣不是科舉出身,連陳規如此高位,都因為出身明經科隱約受到排斥,以後國家越來越安定,這個趨勢隻會更甚。自己體諒父親不容易都忍了六七年了,朝廷從來也沒有明文規定父親當相公兒子就一定不能考科舉,最多是授官的時候避諱一下他去地方也就行了,他爹為什麼如此愛惜羽毛,他怎麼連個機會都要被剝奪?
趙鼎萬沒想到兒子敢這麼頂撞他,當下上演全武行,弄的趙家雞飛狗跳,趙汾硬生生扛了一場揍,轉頭就帶著剛出月子的老婆和沒起名的兒子借住到嶽父家準備考試去了,弄得趙夫人天天抹眼淚讓父子倆趕緊重歸於好。
按說要是擱在以前,趙汾這種行為鐵定被指責為大不孝,還參加殿試?說不定功名都被奪了,但誰讓經過了趙官家和胡寅的故事,朝廷高層很有默契地儘量不提這個“孝”字。萬一官家老毛病發作,問一句那我這當兒子的是不是也得給太上道君皇帝騰位置,可就問題大了。因此倒是有不少人來勸趙鼎消消氣,男子漢大丈夫有理想想做事是好事啊,我們家廢物還隻等著啃老呢!
趙鼎其實也是個很顧家疼孩子的人,其實在真實曆史中,他就是被秦檜迫害,為了保全家小而絕食自儘的,隻是秦檜不愧是五千年一出的陰間人,就這樣還是把趙汾下獄,萬幸老天都看不下去把秦老狗真送到陰間開啟地獄之旅,才讓趙汾死裡逃生。
所以他雖然一時拉不下臉來,但也沒在阻攔兒子。要不當場首相想讓你進不了宣德樓,有的是辦法。
趙官家聽說後也不過一樂沒有多上心,而是批示寧夏路經略使胡宏休和大同路經略使仁保忠在黃河中上遊退耕還林,一定要保護生態環境,自己則努力研究這王景治河的水閘之法。
受此影響,來應試的舉子太學生幾乎是都抱著《河渠書》、《禹貢圖》研讀,實在搶不過同行的就來一本《水經注》。
隻能說,大宋天子的愛好才是士林的風向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