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後廚的日常(2 / 2)

“彆……”趙博學一竄三米遠:“不勞您動手。”

“滾去乾活去。”

“哦。”

趙博學老實巴交地切菜去了。

這剛站在切墩的位。

兩個師弟好奇心就上來了。

“哎,師兄,師傅真讓你出去接兩塊錢的席啦?”張水生,也就是張師傅的本家侄子,算是他們之前交易的一環,連忙湊過來問。

他是最後一個進的,人老實中帶點機靈,也不算是木訥,跟著趙博學混的時間長了,也慢慢地開朗了些。

他們這些年,都在這幾年期間成了家。

這成了家了,壓力也就隨之而來了,都想多掙點。

趙博學被允許出去接兩塊錢的席,這可把他們兩個羨慕壞了。

到現在,餘壯壯和張水生還隻能接一塊錢的席,也就是所謂的大鍋燉。

在正規的傳承裡,接席,那也是有講究的,你的能力,能接多少錢的席,是由師傅說了算的。像是曹魏,出了師,劉三刀就給定了一個十塊錢的高價。一方麵是有時代的原因在裡麵,那陣子,饑荒剛剛過,普通人也吃不起什麼好東西。你說咬一咬牙,給個兩塊錢,讓曹魏去做一鍋亂燉。

那也沒意思。

亂燉對於曹魏而言,沒有任何提升的意義。

另外一方麵,就是不想曹魏去接太多席,以曹魏的手藝,接太多,忙不過來,到時候年紀輕輕地飄了隨便糊弄就不好了。

而到了趙博學這裡,他能接多少錢的席,自然而然的也是曹魏說了算。

趙博學他們的成長環境跟曹魏不一樣。

食堂的食材就那些,每天就是土豆、土豆、土豆和土豆,再有就是紅薯之類高產的農作物和窩窩頭、饅頭很常見的食材。一個新手,隻要力氣跟得上,練個十天半個月的,掌勺沒什麼太大的問題。在往後,就是熟悉,形成肌肉記憶。

這種成長環境是練不出廚師了。

所以,曹魏會鼓勵他們多接席,畢竟,亂燉,至少那鍋不是用鏟子來炒菜,多少還是折騰得動的。

沒了過多的材料,就先把基礎給學紮實了。

像是切墩,廠子裡有配備專門切墩的,但是曹魏對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