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結婚,有聯誼會,如果幾次都不成,廠裡還會派專人來詢問。傻柱那種算是稀有物種。
生了病,廠子裡有衛生所,實在不行,去醫院也會幫著報一點兒。
生孩子,廠子裡還有托兒所,可以帶娃上班。
這也是一大爺憤怒的原因,這不是不知好歹嘛。
這一老一小就杠上了。
正巧。二柱(傻柱大兒子何曉外號)路過,了解了情況之後,撓了撓頭,憋出來一句:“你們可以去找曹叔出主意,我爸就找曹叔出主意。”
在工作的問題了,每家每戶其實都有點兒矛盾,傻柱家也不例外。隻不過齊素精明,還請了個外援。
然後,這一老一小就去找了曹魏。
曹魏講道理,擺事實,告訴一大爺,這學,遲早還可以上,先多看看書,到時候,直接考個大學,那不光宗耀祖嘛。至於萬一真的沒學上,曹魏的意思是,讓易一自己解決,左右也長大了,總不能老是在家裡掏錢吧。這個結論,一大爺一開始並不是很滿意。
但是也是個法子。
他原本是想著,讓易一出去碰碰壁來著。
畢竟,他八級工,在軋鋼廠經營了這麼多年,真以為外麵的工作好找啊。
誰知道易一這小子還真爭氣,找了個翻譯的活計,給的錢還不少。
後來,一大爺才從易一的嘴裡知道,曹魏那貨,又忽悠了自己兒子,讓自己兒子給他錢,他給易一出主意。
好家夥,吃兩頭。
按照曹魏的說法,先確定易一將來的職業。
易一想要當工程師。
曹魏就告訴他,現在咱們國家的工業薄弱,很多東西,都需要從國外進口,你要是真想從事這方麵的工作,你首先得看得懂國外的文獻。不然就是白搭,當然了,你要是想隨便混混,但倒也不必。年輕氣盛的易一能忍得了這個?自然而然地就去啃書。
啃了一段時間之後,曹魏又告訴他,現在國內能翻譯的人才不多,說不定能靠著這個掙點錢。
然後易一就真的掏上了。
這期間,曹魏又收了易一一筆谘詢費。易一覺得合理,他就給了。
一大爺知道後,也隻是罵了幾句,但並沒有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