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法子(1 / 2)

《四合院:60年代一廚子》全本免費閱讀

秘書姓金,叫金淑華,祖上就是南方那一邊的,後來跑到了香江去。

人倒也爭氣,讀書讀出了頭,入了婁家的企業工作。

就被婁曉娥要了過來。

跟著婁曉娥也有一些年份了。

她說得倒也沒錯,現在國營的飯館不是沒有,一份正兒八經的肉菜,在一塊二到兩塊二之間,相比較香江的物價,屬實沒有必要在這兒投資開一個什麼酒樓。好,就算投資在這兒能掙錢,那也沒必要花費百萬之巨,是,百萬這個數字,對於婁曉娥而言,倒也不算太大的麻煩。

可問題在於花不出去。

按照這裡的消費水平,建造一棟房子,兩三層的,也就八千到一萬。再往上,在這裡造一五星級酒樓?那多少有點離譜。

“喏,這是孩子他爸給我的計劃書。”婁曉娥從自己的包包裡掏出一份計劃書。

“孩子他爸?”金淑華腦袋上都是問號,一時之間有點跟不上。

“就是曹魏。”

“那廚子?”

“哎哎哎,放尊重點,那是孩子他爸。”

金淑華:……

沉默代表抗議。

她打心眼裡不覺得一廚子能配得上婁曉娥。

打開文件,從看第一頁開始,她就被吸引了進去。

一頁,一頁,又一頁地翻。

越看,心越驚。

商業的本質是什麼?

是交易。

交易的核心又是什麼?是需求。

大的方向暫且不說,要開好一家店,首先要明白,當地的需求是什麼。“當地”這兩個字,在這句話中占據了最主要的位置。因地製宜,一直以來,都是商業發展的核心條件之一。就好比,在大城市打工的人,發現大城市的咖啡廳經常人滿為患,而他,又剛好在大城市打工做得很累,就想著,回老家開一家咖啡廳,也不求掙太多,能夠保持著盈利的狀態就行,每天優哉悠哉地活下去。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