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生父子三人離開之後,楊開山轉身去了屋裡,穿上衣服,順手拿出了自己珍藏的半瓶酒去了大隊書記家。
楊家莊是個不大不小的村子,全村上下二百餘戶,1200多人,平均下來每家三四個孩子。
大隊是分產到戶之前的稱呼,現在都是村委會,不過人們還是習慣喊大隊。
包產到戶的政策下來之後,楊家莊平均每人分了將近兩畝地,但是有的東西分不過來,還是在村委會裡養著。
比如這些牛,全村兩百戶所有的大型牲口也就這三四頭牛。
每家都想要牛,但是這些牛的價格不菲,一個家庭也買不起,以至於到現在還是全體村民的財產,誰想用提前說一聲就行,要是農忙的話就輪流用。
楊開山帶上酒出去了有個半小時左右,從大隊牽回來兩頭比較健碩的牛。
把牛拴在棚子裡楊開山就回屋睡覺了。
次日,天還沒亮,楊家一大家子就開始忙活起來了。
楊春生帶著一家人去割麥穗,楊開山帶著小兒子一家也去了。
劉翠花在家裡給一大家子人烙餅子。
一大家子人忙活了許久,割了四畝地的麥穗,全都裝到架子車上。
一輛架子車的載重有一千斤左右。
八十年代的麥子畝產量不到五百斤,不過現在的麥穗都是青麥穗,再加上沒有去殼這些,架子車已經有點超載。
好在有兩頭牛作為運輸主力。
割完麥穗,天色亮了不少,陸續有人開始下地。
劉翠花把烙好的餅子往大兒子懷裡一塞,催促幾人趕緊上路。
楊春生看著陸續有人下地,當即趕著牛往市裡走去。
楊冬來跟在大哥身後趕著牛一起離開。
家裡的男丁除了兩個年齡比較小沒有去,其餘人全部出動。
畢竟這是關係到家裡生存的大事,如果順利的話,這平均每畝地比收麥子多一倍的效益。
財帛動人心,乾了這一票,家裡可能富足許多,這也是楊家人鋌而走險的根本原因。
至於距離遠,一來一回都要十幾個小時,不過在吃飽飯的誘惑下,所有人都沒有怨言,彆說一來一回要快一天的時間,哪怕是三天三夜,也有的是人乾。
牛車拉著裝滿麥穗的架子車,每行進三十裡地左右,都要歇息一陣子,畢竟牛是金貴的,不能光考慮速度,不然到時候把牛累壞了,這一車麥子都買不到一頭牛。
楊興武走上個十幾裡地都要歇息一陣,好容易挨到市裡,已經晌午十點多了。
到了地方之後,一大家子人看著城裡衣著光鮮亮麗的人們羨慕不已,他們幾個像極了土包子進城。
事實確實如此,村裡人在特殊情況下才會進市裡,比如看病這種需求,一般到的最遠的地方就是縣裡。
老楊家是有個高中生,這才去市裡的機會多一點。
幾人商議了一番,先是趕著牛車去了昨天待的機械廠家屬院。
這個機械廠家屬院是在市裡也是有名的,光機械廠職工就有上千人,依靠機械廠生存的就有近萬人。
再次來到機械廠家屬院,今天休息,不少賣吃食的小販也把攤子支了過來。
也有不少賣菜和賣雞蛋的人們。
楊開山帶著一大家子人,找了一個空地,解開繩索,把牛牽到一旁的樹上栓了起來。
楊興武給兩頭牛拿了不少秸稈兒當飼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