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莫半個時辰,祁二爺一家的馬車到了鎮國將軍府門口。
將軍府外,早有小廝得了命令在外頭候著了。見老夫人一行人從馬車上下來, 忙的上前行禮,恭恭敬敬地將人迎了進去。
每次來將軍府,祁嬌兒總是感歎於將軍府的氣派,不知比自己家中強上多少。
將軍府大堂,眾人正在其樂融融地說著話。正在玩笑之際,聽得小斯前來稟報“將軍、夫人,老夫人和二爺一家到了。”
於是,眾人停下了說話,一道起身出門迎接老夫人去了。
祁柒跟在祁夫人身後站定,隻見一位頭發花白的老婦人由一位少女攙扶著慢慢走來。老婦人背脊挺直,頭發花白但梳得一絲不苟,精神矍鑠,看上去略有些威嚴的樣子,儼然就是一副官宦人家當家主母的模樣。
祁柒認得,這便是祖母了。至於扶著老太太的少女,可不就是有過“一麵之緣”的祁嬌兒麼。
祁嬌兒從進門開始,一雙眼睛就滴溜溜地轉著,在遠處的立著的迎候的人群中間搜尋祁柒的身影。
然而,她的目光在一瞬間便被祁夫人身旁未曾謀麵的少女吸引住了。這名少女身形高挑,亭亭玉立,隻是靜靜地隨眾人立在那兒,就讓她無法忽視了。
這該不會就是外出歸家的祁柒吧?
她邊想著邊攙扶著祖母走上前去,方才遠遠得看著便讓人覺著氣質高雅,絕塵脫俗,如今走近了一看,更是儀態萬方、神清骨秀。
祁嬌兒的心慢慢地冷了下來,本以為祁柒自小不在京中長大,定是野蠻粗鄙的。
為了將這位堂妹比下去,今日出門前她還在家中好生打扮了一番,好讓眾人知曉,就算是將軍府的嫡女又怎樣,她祁嬌兒才是容貌出眾、舉止得體的京城貴女,也隻有她祁嬌兒才是祁家的臉麵!
可如今這樣子,饒是祁嬌兒再自信,也知道自己是比不上的。
她覺得心中有一口氣堵著,強自按捺住內心的情緒,按部就班地照著規矩行禮問安,臉上還掛著一如既往的笑容。
隻是,待眾人見過禮在正堂坐定後,她還未等長輩們說話就急急地開了口。“這便是小柒妹妹了吧?祖母這幾日可天天念叨著呢。”笑吟吟地話語,帶著些天真爛漫,很是熱情的樣子。
祁柒微微抬頭望了她一眼,又看了一眼高堂上端坐的老夫人。
果然,老夫人的眉頭蹙起,流露出一絲不悅的情緒。
在祁柒對祖母為數不多的記憶中,祖母最是注重規矩。
在祁家舉家遷來京城後,見識了京城官宦人家的行為做派,也因著祁嘯廷的功績得了誥命夫人的封賞,祖母便處處以世家大族的規矩為榜樣。
祁嬌兒的言外之意,祁柒回京不主動來拜見祖母,還讓祖母掛念著,可謂“不孝”呢。
祁柒無聲的笑了笑,走了出來,並不搭理她。端端正正地拜倒在老夫人麵前“祁柒見過祖母。這些年不在京城,未能時時在祖母跟前儘孝,是孫女的不是了。”
說罷,從懷中拿出一個錦盒“這是孫女在外遊曆時,從一位高僧處得來的迦南手珠,並請高僧為其開了光。特孝敬祖母,願祖母鬆鶴長春。”
錦盒打開,色澤光亮,個頭飽滿圓潤的念珠串成一隻手串,散發出濃鬱的香氣,老夫人原本有些煩躁的心情一下便沉靜了下來,人也頓覺輕鬆了許多。
老夫人信佛,平日裡就成天在家中的小佛堂念經。如今得了一副由極其少見的迦南木製成的念珠自是歡喜,況且還是由高僧開過光的。
祁柒的這一番動作驅散了老夫人心中的不快,又見眼前的少女舉止端莊,一舉一動見儘顯大家閨秀的風範,挑不出一絲錯來,心下滿意,原本想要訓誡的話倒再也說不出口了,隻點點頭說道“是個好的,有心了,快起來吧。”
祁柒站起身來,上前將錦盒遞給老夫人。
眾人皆是帶著笑意,樂嗬嗬地看著這一幕,氣氛輕鬆融洽。
隻有祁嬌兒在一旁恨的快紅了眼。
眼前的這個少女,不僅托生在了一戶好人家,且容貌、氣度遠勝自己,如今還輕而易舉的讓那麼挑剔的祖母另眼相待,那她日後還有什麼立足之地?!
這麼一想,便一時有些忍不住了,開口說道“小柒妹妹對祖母孝心可嘉,可這高僧又哪是那麼好遇見的,彆是妹妹年紀輕被哄騙了吧?”
聞言,將軍府眾人皆是神情不悅的看著祁嬌兒,原本熱鬨的氣氛一下子就冷了下來。祁嬌兒這是什麼意思?!
“啪!”隻聽得老夫人重重得拍了下身側的桌子,臉色沉了下來“休得胡言!高僧豈是你能隨意置喙的!”
原本祁嬌兒就是被憤怒衝昏了頭腦,想著無論如何也不能讓祁柒如此輕易地得了臉,因此話沒經思考就從嘴中蹦了出來。
其實剛說出口,她就後悔了。如今祖母震怒,祁嬌兒嚇得不輕,忙在祖母身前跪下“祖母息怒,是嬌兒口出無狀,嬌兒知錯了,還請祖母、妹妹原諒。”
祁柒自從將禮物送上後,便再也沒有開口了,隻是淡淡地看著祁嬌兒的鬨劇。無非是些女兒家爭寵的小心思,隨它鬨去吧。
隻是想起祁嬌兒在璨珠閣時,端著將軍府的名頭耍橫的那番作為,想必平日裡也沒少在外仗勢欺人。祁柒想著,得找機會和爹娘們說一說了。
這邊祁二夫人見女兒落了下乘,忍不住開口幫腔,語調頗有些陰陽怪氣“嬌兒口直心快了些罷了。若不是心裡裝著自家姐妹,擔心她自個兒在外沒人教導,被有心之人騙了去,何苦實心實意說這些提點的話惹人不快?儘管奉承著皆大歡喜豈不最好?”
這話在祁二夫人嘴裡一轉,倒成了彆人的不是了。
“將軍,三老爺一家到了。”就在此時,下人前來稟報道。
祁柒抬眼望去,一個儒雅、中等身材的中年男人攜著一位長相清秀的女人從門外走了進來,身後跟著一個少女和一個十一二歲的男孩兒。
正是剛下旨的祁三老爺與他的夫人及一雙兒女。
“請母親安!”
“請祖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