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上擺的飯菜也都是些家常菜,無論是誰看來,這個接待標準都不高。
但在座的,是清河從一往後數的人物,真正的主角隻有兩個,書記宋援朝,港商林生。
來這兒吃飯,是林生主動提出來的,宋援朝想也沒想就答應了,這才有了這麼一次彆開生麵的接待。
林生抵達清河以後,和宋援朝有過一次長談,主要就是表明了接下來的幾天時間他希望自己去四處逛一逛,感受清河,等需要幫助的時候,再聯係宋援朝。
宋援朝對此沒有過多猶豫,答應了。
到了今天上午,宋援朝接到林生的電話,對方說中午希望到機關大樓用餐,他那時候就知道,打分的時候到了,影響清河發展的關鍵時刻也到了。
“林總,今天不能喝酒,我就以茶代酒了。”宋援朝舉杯,“這幾天你對我們清河也有了了解,不管咱們能不能夠合作,我代表清河百姓,歡迎你來我們清河考察!”
眾人皆舉杯,林生也站了起來,抿了一口茶。
接下來用餐的過程中,林生時不時和宋援朝有交談,問的是他這些天來積攢的一些疑惑,宋援朝全都耐心一一解答。
倆人誰都明白,眼下不是說正事的地方,真正的對話,要等吃過飯以後才能開始。
用過飯,林生跟著宋援朝回到了他的辦公室。
“林總,喜歡喝什麼茶?”宋援朝很是客氣地問。
“隨便什麼都可以,我對茶不了解。”林生笑了笑。
“嗬嗬,林總這個年紀,確實也沒到喝茶的時候。”宋援朝笑著說,泡了一杯茶,端到了林生麵前。
林生笑而不語,秦飛比他還年輕,但是對茶比他有研究的多。
“林總,我這人說話做事都比較直接,對清河什麼看法,有什麼意見,你就直接說,不用顧慮什麼。”宋援朝坐了下來。
“宋書記。”林生不卑不亢開口,“我對清河的整體印象還是很好的,和我來之前了解的差不多,內地畢竟才剛開始發展,很多地方不足是正常的,需要一個過程。”
“林總能這麼說,我很感動。”宋援朝感慨,“我們耽誤太久了,可以說是百廢待興,誰都知道發展要講科學,要講循序漸進,但誰都沒辦法不著急。”
“宋書記,您是個爽快的人,那麼我也不藏著掖著了。”林生說,“我目前的想法是這樣,除了投資清河商業廣場,還準備在清河市區打造一家四星級賓館。”
“林總,你具體說說你的想法。”宋援朝神色凝重,揭開茶杯抿了一口。
“清河商業廣場我是這樣考慮的,考慮到目前整個清河市的消費能力,肯定是不能和臨海比,所以不能照搬我們在深港積累的成熟經驗,我去實地看過那邊的情況,我認為應該可以開展二期工程,打造一條商業步行街,單單一座商業廣場,形成不了規模效應。”見宋援朝不作聲,林生隻好繼續說,“四星級賓館,我目前的選址有三個,具體哪一個需要和您這邊商量來定,我初步的考慮是建一座不低於80米的高樓......”
當林生說到這裡的時候,宋援朝的呼吸都控製不住地加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