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來電(2 / 2)

那些信他也沒跟劉培文多講,就直接收了起來,直接鎖在櫃子裡了。

經曆過那些年代,哪怕身處鄉村,他們也是謹小慎微,生怕惹出麻煩,哪怕他知道這一封封信背後,可能有很多遠道而來的故事。

把錢歸攏完,剩下的就是行李了,算算出發的時間,橫豎還有八九天,眾人也都是慢慢收拾。

這期間也不斷有親戚朋友送東西過來,東家納的鞋墊,西家做的布包,林林總總,心意滿滿。畢竟這可是實打實的狀元郎,這在古代約等於鄉試第一的舉人老爺,怕不是當時就能捐出個富家翁來。

就連一貫假小子的田小雲,這次居然也做起了手工活,送了一方繡著德字的手巾送給劉培德,而樸實無華的劉培德則直接甩給田小雲兩毛錢,把田小雲氣的夠嗆。

就這樣忙碌著、準備著,一天天日升日落,炊煙嫋嫋,鄉村的生活似乎熱鬨了幾分,但又似乎與往日沒有太多不同。

這天晌午,劉培文如往日一樣,吃過午飯,衝了個涼,打算躲在屋裡繼續梳理思路。大隊書記直接騎著自行車跑到了門口,連連叫著他的名字。

“怎麼啦,李叔?”劉培文出來迎麵,大隊書記直接擺手讓他蹬車子,書記則坐到了車後座。

“走吧,趕緊去鎮上,你學校裡打來電話了,說燕京有人找你!電話打到鎮上辦公室,辦公室又找到我,這才趕緊來通知。”

“燕京!?”劉培文聞言心中暗喜。自己跟燕京的聯係,僅限於多日前給燕京文學的投稿,能打回電話來,看來投稿這事兒有門!

“俺也不知道啥事,你去吧,你累了咱倆再倒倒!”李叔一路蹬車子也累得夠嗆,此刻剛喘勻了氣。根本不想多說話。

劉培文此刻也來了勁頭,乾脆站起來蹬,仿佛身上忽然有了使不完的勁兒,身下的二八大杠被他蹬得飛快。

隻不過他是有勁兒了,直把後座的李書記晃得夠嗆。

“慢點慢點!你要晃死人啊!”

劉培文此刻充耳不聞,他的耳邊隻有呼嘯而過的風,和砰砰的心跳聲,至於書記的抱怨,不好意思,那都已經隨風飄遠了!

一路火花帶閃電,劉培文帶著一個人,愣是騎出了比一個人騎車還快的速度。

趕到李寨鎮公所的門前,李書記再也忍不住了,一把推開劉培文,扶著車子吐了好幾口才罷休。劉培文見狀也趕緊上去扶住他,拍著後心,好一會兒才緩過來。

兩人這才走進公所,找到鎮長辦公室,這是全鎮為數不多能打長途的幾部電話之一。

鎮長見二人進來,有些奇怪地看了看麵色灰白的李書記,隨即問道,“開昌同誌,這就是劉培文同誌吧?”

李書記勉力點了點頭,給鎮長介紹了一下劉培文的情況,劉培文又把自己往燕京投稿的事兒解釋了一遍,鎮長這才點頭,“沒想到咱們鎮還有大作家呐!”把電話機推到劉培文跟前,“用吧。”

鎮裡的電話此時還是老式手搖電話,這個年代想從中原把電話打到燕京,可不是容易的事,跟後世的點對點撥號不同,此時都是撥到郵電局,接線員就問你要到哪裡,再根據你要打的地方把電話線手動接到對應的接線管,是真正的物理接線,所以這年頭打電話一般都被叫做“要電話”。

從李寨要到燕京,大體上要從縣郵電局轉到市郵電局,再轉到中原的接線局,再去撥外省,忙的時候,一個電話也許要等半天都不一定接通。三人枯坐了半晌,鎮長就有事消失了,李書記一見鎮長走了,囑咐了劉培文幾句,也乾脆離開。

沒辦法,誰也不知道能不能接通,多久接通,陪在這裡根本毫無意義。

所幸不到一個小時,電話就接通了。

電話的那頭是個中年女子的聲音,劉培文趕緊自報家門說明來意。

“哦!你呀!”女子笑了笑,“我是周燕茹,燕京文學的主編,你的那篇《雙旗鎮刀客》我們看了,覺得不錯,就是有些內容過於通俗了些,文學性還需要提高。怎麼樣,你願意改稿子嗎?”

劉培文聞言大喜,自己本身就是奔著稿費來的,此時說有什麼一字不改的逼格氣節那絕無可能。

“周主編您好,我就一個問題,要是改好了,肯定能給我發表嗎?”

電話那頭的周燕茹笑了,“你這小子怎麼還談條件呢,不過你可以這麼理解,我們讓你改稿子,肯定是想發表的!”

“太好了!”劉培文一下子蹦了起來,差點沒把電話線拽斷。“那我怎麼改,您現在跟我說嗎,我,我找找手頭有沒有稿紙。”

“小劉啊,你不用著急!”周燕茹聽得劉培文的慌亂,在電話那頭笑出了聲,“這樣吧,你現在是有單位嗎,還是在哪裡,跟單位裡說一聲,寫個介紹信,來燕京改稿子吧!車票我們給你報銷,你來改稿還有補助,按乾部標準,一天一塊錢!”

劉培文聞言,隔著電話給人表演了一幅小雞啄米圖。不假思索地把事情答應下來,又具體問了去辦公室的走法,找了紙筆細細的記錄下來,這才又千恩萬謝的掛掉了電話。

走出鎮長辦公室,劉培文此刻神清氣爽,仿佛頃刻之間就獲得了巨大的成長。

他感受著自己鼓噪的內心,感受著自己腦海裡熱血的轟鳴和耳朵裡無處不在的雜音。此刻,他終於把自己丟進了時代的洪流裡。

魚躍龍門,或許就在此刻。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