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當代找過來了(1 / 2)

幫老鄧撮合對象的事兒還沒辦,何其誌卻卻是先找過來了。

“培文!我代表社裡感謝你啊!”何其誌依舊大力搖晃著劉培文的手。

“打住打住!”劉培文使勁抽回手來,“怎麼了又感謝我?”

“當代這一期的銷量昨天突破一百萬了!這可是當代頭一次達到這個成績!太難得了!”何其誌想起來就興奮。

作為雙月刊,當代說是刊物,實際上厚度跟一部書相當,能排出三四百頁的規模。這也是劉培文當時選擇當代投稿的原因之一,如果投燕京文學這樣的刊物,一期發完都有困難。

那麼內容這麼多的一本雙月刊讀物,一期要多少錢呢?

答案是一塊錢。

一塊錢,相當於普通人月工資的四十分之一左右,換算到上一世時的工資水平,約等於一百多元一本。

花一百多元買一本的刊物,居然不到一個月,就能賣一百萬冊,這樣的傳播力度,放到前世那種紙質書已經變成收藏的時代,根本不可能實現。

同年作為月刊的燕京文學,價格隻有三毛二。

所以這樣的突破對於當代這樣的刊物來說,比燕京文學的一百萬要困難得多。

而帶起這波搶購風潮的,自然就是劉培文的《黎明之前》。

一部精彩絕倫、打動人心、前所未有的諜戰小說。

“說實話,當初刊發的時候我們就覺得這一期有潛力一炮打響,但是還是有顧慮的,畢竟之前這種諜戰題材已經不受讀者喜歡了。”何其誌從包裡掏出兩本樣刊,遞給劉培文。

“結果首印五十萬冊,隻用了一個星期,就賣完了,社裡加印的時候怕後續乏力,先是加印了二十萬,幾天就沒了,又加印了三十萬冊,到今天還不到一個月,又有打電話來催加印的!”

說罷,他拍了拍劉培文的肩膀,“上次給你說的單行本,社裡已經在安排了,爭取下半年就發出來!”

“那敢情好啊!”劉培文喜出望外,發單行本,又是一筆稿費。

現如今,印數稿酬根據是根據數量具結稿費,一萬冊的話,大概就能拿到發表稿費的十分之一左右,也就是說,隻要能發行10萬冊,劉培文就又能收入兩千多元。

何其誌預估下半年的起印就差不多要有這個數。

而讓何其誌如此有信心的原因,也是已經有人找到他們了,要聯係劉培文,打算把小說改編拍成電視劇。

“電視劇?”劉培文略感意外。

此時拍電視劇還是件新鮮事兒,畢竟剛開始改革,電視機的普及率還遠達不到後世家家都有的情況。

“對!央視的王扶臨王導,你知道嗎?敵營十八年!”何其誌提醒道。

“知道!”劉培文還是過年的時候看過幾眼。

1981年,敵營十八年播映,這部片子是國內的第一部電視連續劇,告彆了此前電視劇隻是一兩集的短片的情況,從此拉開了製片廠籌拍長篇電視劇的風潮。…。。

“前兩天他給老秦——就是我們主編——打了個電話,想跟你聯係一下,問問拍電視劇的事兒。”

“《黎明之前》要是拍電視劇,恐怕有點長吧?”劉培文捏著下巴思忖著。

“確實是,內容比較多,就完全照著小說的節奏推進,怎麼也得十幾集了吧?”何其誌咂舌,“估計也得刪減。”

聽到刪減,劉培文有些不樂意。這部小說本身就源於當年自己喜愛的電視劇,可以說他對於很多劇情,都是極有畫麵感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