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文,你這是要獅子大開口啊?千字400,那就是千字一百人民幣!比國內整整高十倍啊”程建功驚歎。
“老程你彆這麼沒見識!”劉培文搖搖頭,“香江的名家,大概是能做到一個字一塊港元的。”
“嘶!”程建功倒吸涼氣。
“培文你說的,那是金鏞、倪框那樣的名家了。”韓伍燕笑著說,“不過我覺得你要千字400說得過去,那邊一些知名作者,也能有這個數,我去跟他們談談看看。”
劉培文眼睛一轉,想起什麼,又補充道:“對了,他們既然在報紙上連載,我可以找找我修改前的舊稿子,上麵比現在多出幾千字的打鬥場麵,肯定更吸引人。”
“那太好了!”韓伍燕一臉驚喜,“香江的讀者喜歡打鬥,如果這部分內容多的話,肯定更多人喜歡。”
“那就拜托大姐啦!”劉培文一臉嬉笑,“事成之後,我單獨請您吃飯!”
“哎?”鄧有梅不爽,“怎麼?我呢?”
“老鄧你叫喚什麼,韓姐是你什麼人啊?”劉培文直接反問。
鄧有梅不說話了。
倆人自從三月份挑明了態度,如今經常相約同行,出雙入對,但要說什麼關係,現在卻還朦朦朧朧。
“行了行了,先點菜先點菜!餓了!”汪增其打了個圓場,老鄧這才來了精神,要來了菜單給大家介紹。
按照西餐的節奏一樣樣點好,劉培文算下來,居然覺得有點便宜。
“酸黃瓜2毛錢一份,豬排8毛錢……這西餐,還不如全聚德貴嘛!”
“你瘋啦!什麼都跟全聚德比?”鄧有梅嘲笑劉培文一句,這才伸出手,“稿子呢?”
劉培文扭頭從包裡翻出幾遝稿紙。
“小說其實我修改得差不多了,但是畢竟題材是燕京市民生活題材,有很多細節的東西,我吃不準,還得老鄧你幫我拿捏一番!”
鄧有梅自得地哼了一聲,接過稿子,草草讀著。
等開始上菜了,幾人吃著西餐聊天,倒也覺得彆有一番情趣。
“這也吃不飽啊?”程建功皺著眉頭看著眼前的一小份罐燜牛肉。
刀叉也用不習慣,感覺不如筷子。
“一會兒給你要麵包!”老鄧揮揮手,示意彆打擾。
又過了半晌,他終於把最後一遝稿紙放下。十幾萬字,哪怕囫圇吞棗、匆匆翻閱部分內容,也花了他一個小時。
“培文,我真服了!”鄧有梅歎道。“你在那個鏡春園77號,住了還不到一年吧?”
“從去年十月到現在,八個月。”
“半年多。半年多你就能寫出個這麼個玩意兒,你這腦袋到底什麼做的?”
鄧有梅看著小說裡妙趣橫生的對白和讓人心酸故事,長長歎了一口氣。
“有些細節確實不對,不過大體上已經很好了。”
“是嘛!”劉培文聞言大喜,就這評價,這頓飯就沒白吃。
“具體的東西你容我兩天,我仔細看完了,一塊給你說。“
“老鄧!”劉培文一臉鄭重,“我可是想把這篇投給人民文學的,你可費點心啊!”
從立誌寫作,到如今快一年的時間,劉培文著作頗豐。
但是說到去人民文學投稿,他一直沒嘗試。
其實對他來說,這個目標已經不難了,隻是,他一直想用一部有意義的作品,來開啟這段旅程。
如今他覺得,這部《沒事兒偷著樂》,就是他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