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是你家裡?”庾澄明狐疑地問道。
“就是我!”劉培文解釋道,“我父母去世得早,家裡就我自己,買房子就是自己住。”
“嗨,不好意思啊!”庾澄明神色尷尬,“我是瞧你這小夥子看著也太年輕了,現如今年輕人手裡哪有錢能買得起這宅子?”
“你這可是小瞧培文啦!”王扶臨笑著說,“這位可是大才子,我在籌拍的《黎明之前》,那小說你看過吧?就是他寫的!”
“哦!是你啊!”庾澄明恍然驚喜,“《沒事兒偷著樂》!也是你,對不對!”
劉培文笑著點頭。
這會兒庾澄明明顯比剛才熱情多了。也不知道是感覺劉培文能買得起所以高興,還是因為見到小說作者高興。
帶著二人往院子裡走,庾澄明邊走邊介紹房子情況。
“這房子是我一處祖產,最早建房子的時候,大概是四幾年,後來六幾年的時候,家裡人湊錢修整過一回,東西都挺規整。”
“當時我成分不好,中間有一段兒就……,後來也下放了,前幾年才回燕京,這房子好歹發還給我們了。”
庾澄明帶著二人從門洞裡走進院子,指了指,接著說道:“我們運氣不錯,這房子之前是給了一個領導住的,住在這的時候,還簡單修繕過,還把原來的旱廁改成衝水的了。所以交還給我們的時候,房子狀態其實挺好。”
劉培文抬眼望去,這裡雖說隻是一個一進的四合院,但院子長寬非常不錯,足有十米見方。
院子裡是滿鋪的青磚,青磚隻漏出最短的方條,鋪的是人字紋,細密得幾乎見不到土。
院子的最中間是一顆巨大的槐樹,遮蔽出的樹蔭足足能蓋住大半個院子。樹下還專門用磚石圍了一圈圍欄,修葺得很規整。
“咱們大門是在房子東南角,左手邊這個是倒座房,這個倒座房就是一長條,比較小,原來都是放雜物的,中間小半間是堆煤的,西南角是廁所。
庾澄明帶著幾人進了倒坐房看了看,出來之後,迎著院子介紹起其他房間。
“正房三間、兩邊各有一間耳房。然後是東西廂房各兩間。”
四方四正,一個相當標準的一進四合院。
劉培文估量了一下房屋和地麵,問道,“地麵得有二十米見方吧?”
“一共是四百四十五平米。”庾澄明說這話,伸手引幾人往正房去。
“今兒湊巧了,這會兒還有個客人在這。”
劉培文聞言與王扶臨對視一眼,兩人心知肚明,裡麵的那位主肯定也是看房子的。
要是對麵抬起價來,就難受了。
推門進屋,劉培文抬眼一瞧,就看到一位氣質出眾的老嫗坐在堂屋的沙發上。
“姥姥!”劉培文一臉驚喜地喊道。
身後的王扶臨明顯看到自己這位老朋友庾澄明的麵色暗淡了幾分。
兩邊看房的是一家人,你又該如何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