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早先他們一起說過這個事情,安小五還是有些意外,問了一句“走了,去哪了?”
安玉梅道“說是去廣東那邊去打工去了。他家裡情況比我們還惱火,他二哥都二十四了還說不上媳婦呢。再過上幾年年齡再大一點更不好弄了。”
家裡有兒子的說起來腰板倒是能挺的很直,累也是真的累。安子坪這邊本身就在山裡,條件不好,要找要麼是周邊的,要麼就是後麵那更遠的大山裡麵的。但是不管找哪裡都一樣,人家養了十幾年的姑娘不可能白給,幾千塊錢彩禮那是必不可少的。這邊房子倒是沒啥要求,有一間屋能住就行了,但是家具啥的多少要置辦一點。早先從城裡流行過來的手表自行車還有四十八條腿現在已經過時了,還得買台電視機,兩身衣裳那是必不可少的。
往鄉政府那邊去那更講究,鋪派的更多。
他們這窮鄉僻壤的,沒個來錢的路子,哪是那麼容易的。
安小五原本以為邵平安隻是那麼一說,倒是沒想到真的去了。
劉翠萍道“外麵的錢也不是那麼好掙,我聽說那邊亂的很。他也不小了,跟小四一年的,這到冬天也二十了。”
安玉梅把話接過來“可不就是二十了,眼見也要考慮說媳婦的事情了,上麵的哥哥還沒著落。外麵難肯定難,但是在家裡也難。他大嫂子那個嘴就跟刀子一樣,又沒分家,兄弟幾個在一起也是難搞的很。出去闖一闖說不定能有點頭緒,男娃家稍微注意點總比女娃家去外麵安全很多。再說了,那娃兒本身從小就很穩重,既然出去了肯定是早早的就有想法跟人打聽過了的。”
彆人家的事情也不過就是茶餘飯後閒談而已,自己家的事情才是緊要的。
說起邵平安的年紀劉翠萍就想到了老四安玉珠“之前給說了兩個她都不願意,你問問她,到底想找個啥樣的?挑是要挑一下,但是也不能挑剔過頭了。我們家裡就這條件,她也沒有多少文化,就是再挑也沒法到鎮上去當個居民。靠近鄉鎮府那邊大路邊上條件就挺好,主要還是要看人,人隻要踏實能乾,她也不是憨的,以後日子總不會難過到哪去。這說起來也快二十的人了,有差不多就定下來,拖時間長了也不好。”
安小五接了一句“急什麼,四姐二十都不到,慢慢找,找個合適的。”
劉翠萍沒好氣的看了她一眼“你懂個啥?姑娘家最好的時間就是二十左右,年紀拖大了哪個不嫌棄,哪還能找到好的婆家。
你不要一天到晚跟她嘀嘀咕咕的,啥年紀乾啥事,她到了該成家的年紀了就得成家,不成家難道留在家裡當一輩子老姑娘?還不夠人笑話的。你也是,要學習你就學習,不想學就早些回來,給家裡幫兩年忙,年齡一夠就又是人家家裡的人了。”
所以人家說的那話其實也不是沒有道理,養姑娘就是白養,不能乾的時候在娘家,能乾活了就去了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