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原來砍樹這麼賺錢(2 / 2)

“啊?”

趙阿千茫然地抬起頭,道,“記者也是官嗎?小人愚笨,也能當官嗎?”

“記者不是官,但記者是所謂的‘無冕之王’,運用誘導性的文字和刪選的鏡頭,他們可以把黑的說成是白的,把白的說成是黑的。”

“不過你從今天開始,除了是記者以外,還是我大明的禮部員外郎了,什麼時候能轉正,就看你自己的努力程度。”

朱富貴搖搖頭,又將講一本刪減版的《說話的藝術》塞給了趙阿千。

喜歡做官沒什麼。

中國人就沒幾個不喜歡做官的。

以此為動力,把差事辦好,這對於他來說也未嘗不是一種鞭策。

……

屏退趙阿千之後,朱富貴拿出了《北美木材博覽》,與趙阿千拍攝的照片進行比對。

根據《博覽》上麵的介紹,這是一棵美洲橡木,屬於北美十分常見的樹種,從五大湖到加州南海岸都有廣泛的分部。

另外一種附近比較常見的樹木是北美杉木,一般出現在部落山寨周圍,海拔較高的地區。

這兩種樹,大概就是朱富貴未來砍伐的主要對象了。

至於那些珍惜樹木,因為文明值的問題,並不適合出售。

國內有一個很出名的老段子,說是日本人放著自己國家的樹不砍,專門進口中國的木材,然後加工成一次性筷子,再返銷給中國人。

由此可以證明:

第一,日本人環保、中國人隻知道賺錢;

第二,日本聰明,中國人愚蠢,最後大錢還是被日本賺去了。

這個段子出現的年代比德國良心下水道還早,大概和日本神奇夏令營是一個時期。

後來,隨著網絡信息的爆炸式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已經認清了這些段子的真實麵目。

原來中國才是最大的木材進口國,反而是日本,熱衷於對外出口木材。

而且無論是造紙還是一次性筷子,所用的木材均來自商業林,根本不是砍的自然林。

最後,日本所用的一次性筷子,也是中國這個世界第一生產國生產的。

……

段子說到底還是段子,哪怕出現了兩級反轉,它也還是段子。

無論是中國還是日本,都是人均資源缺乏的國家。

生長迅速的商業林木材或許還好,但是對於優質原木,兩國都是十分稀缺的。

這些年,國內木料的價格也十分堅挺。

像朱富貴這邊直接砍伐下來的木頭,算上熏蒸、證件費、運輸費,最後利潤相當可觀。

那些一看就不好賣的百年古樹、千年古樹,朱富貴倒是沒打算動。

他看資料上說,在未來十年內,僅加利福尼亞洪堡縣,就有超過200萬英畝的原始紅木林被砍掉。

而且美國佬喜歡砍巨樹,由於樹木巨大,即使10個人同時砍伐一棵大樹,也要10天時間才能將其放倒。

當然了,這些家夥手裡的斧子和鋸條,和大明木業的設備不能比。

即便如此,朱富貴還是準備先從中等大小的樹木開始砍起。

反正林子夠大,樹夠多。

以一棵直徑半米,高十米的中等樹木為例,它能夠提供木材大約不到3立方。

以橡木為代表的闊葉林、落葉林所產木材稱為硬木,大約價格在1000元/立方。

以杉木、鬆木為代表的針葉林所產木材稱為軟木,價格大約在500元/立方。

也就是說,平均每棵樹可以為大明國庫提供2000元左右。

同時,朱富貴估計,一個熟練的女工,每天可以砍掉5棵樹。

畢竟長時間使用電鋸,會對手腕關節,以及相關肌肉造成極大負擔。

即便是5棵樹,乘以2000,那也是1萬元的利潤。

去除後勤崗位、車隊崗位、輪休、病事假,每日約有200人參與,那就是……

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

朱富貴從旋轉椅上跳了起來。

難怪光頭強砍樹這麼孜孜不倦,這特麼比販毒還掙錢啊!

這一刻,朱富貴恨不得讓工人拿起電鋸,從落基山脈一路砍到華盛頓去。

落櫻神斧華盛頓,你的櫻桃樹,老子砍定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