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本王的決議你覺得如何?”
秦王宮大殿內,嬴政坐在首位王座上,雙眼充滿侵略性的俯視著大殿中央臉色陰沉的男子問道。
“大…大王,臣…臣…臣有…有反…反對的…資…資…格…格…格…格嗎?”
由於情緒過於激動,本就犯有口吃的韓非說起話來更加困難了。
“既然韓非你沒有異議,那本王就派你回韓國,對韓王進行勸降。
本王一直很看重你的才華,希望你不要讓本王失望。”
已經習慣了韓非口吃毛病的嬴政,對於韓非的磕巴,並沒有多麼在意,他俯視著韓非,話中雖是普通的交流內容,但話音裡卻飽含著強烈的威脅意味。
對於嬴政的意思,聰慧的韓非自然也是聽的明白。
他知道,以如今秦國的武力,若想要覆滅韓國,不過是舉手之勞的事情。
加之近段時間,他在鹹陽城時常聽到猶如驚雷的聲音和震動,據他的老師荀子的忘年之交墨辰所說,那是秦國最新掌握的秘密武器,威力堪比神雷。
為了不讓韓國的子民進行徒勞的抵抗,製造無謂的殺戮,韓非在嬴政的任命下,帶著十幾名秦國士兵前往了韓國。
在韓非踏上返回韓國的旅程的同一天,嬴政在秦王宮召見了韓國的降將內史騰,任命其為伐韓大將軍,率秦軍十五萬在秦韓邊境待命,時刻準備對韓發動覆滅戰爭。
“大王,我覺得韓非此去收效甚微,不如讓內史騰領兵直接開赴進韓國來的效果顯著。”
得知嬴政已經派韓非前往了韓國,墨辰在住處幾經思考之後,擔心韓王會狗急跳牆,在國破家亡的當口,先殺了韓非泄憤。
於是,他來到秦王宮見到了嬴政,提出了補救的建議。
“老師為何會對韓非此行這般不看好呢?”
聽完墨辰的建議,嬴政沒有立刻給出答複,而是好奇的反問。
“韓非的父親,是當今韓王安的兄弟,其曾經和韓王安爭奪過王位。
後來韓王安成功繼承王位,韓非的父親則流落楚國,過著平民的艱苦生活。
若不是後來韓國某位重臣推崇儒家仁慈思想,把韓非從楚國接回來重新封為皇室貴族,以韓王安原本的政策,是要韓非自生自滅的。
即使韓非後來回到了韓國,擁有了一定的地位,可是以韓非的才華,韓王安卻數年都不曾采用過韓非的治國之計,更彆提重用了。
在韓非與當今韓王此種關係下,大王派韓非去韓國勸降韓王投秦,對韓非而言,實乃是種危險的舉措。
我是惋惜韓非在律法方麵的出色才華,不忍其因此事丟掉性命,故此才來給大王提出這般建議。
希望大王能從秦國未來的大局出發,儘快做出決定,以防會痛失掉韓非。”
聽到嬴政反問,墨辰闡明了自己提出建議的原因。
“老師說的在理,本王這就命人傳信給內史騰,讓他立刻率兵進軍韓國,直搗韓國都城新鄭!”
聽完墨辰的解釋,嬴政思索的點了點頭,當即就表明了態度。
“大王英明!”
聞言,墨辰隨口拍了個馬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