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嬴政得知間諜機構傳來的齊國情報,以及秦楚邊境的三國盟軍動向後,果斷的下令秦軍大將王翦,率領七十萬秦軍,火速趕往秦楚邊境,率先對楚燕魏三國盟軍進行攻擊。
同時,嬴政兼顧采用了墨辰的計策,命令兵工坊把過往幾個月製成的雷爆彈全部拿出來,隨七十萬秦軍一起,運送往秦楚邊境。
除此之外,秦軍這次還裝備了三十門火龍炮。
這些火龍炮是墨辰按照後世的記憶,他提供設計思路,由張蒼和秦國一眾能工巧匠共同研究發明製造而成的產物。
三十門火龍炮由特製加厚的四輪車運載,各以兩頭戰馬牽引。
等到秦國的七十萬大軍趕赴到秦楚邊境的時候,齊國軍隊才堪堪走完總路程的一半。
這個時候,其餘三國的統帥再傻也能看出齊國做的是什麼打算了。
然而,前方秦軍已經壓境,三國盟軍在人數上,也達到了六十多萬,由楚國的將領項燕統帥。
雖然因為齊國軍隊的缺席,致使盟軍在和秦軍人數上,並不能占優勢,但統帥項燕自以為,盟軍和秦軍尚有一戰之力。
如此規模的盟軍,秦軍要想擊敗,短時間定不能成功。
在這個過程中,盟軍大可和秦軍打持久拉鋸戰,以防禦為主,等待齊國軍隊的到來。
而一旦齊軍成功和三國盟軍會師,那麼在軍隊數量上盟軍就會占據優勢,到時盟軍就可以露出獠牙,對秦軍進行反攻了。
作為一名將軍,項燕的作戰思路不可謂不明確。這種思路,如果隻是麵對簡單的冷兵器作戰,自然沒有毛病。
然而,三國盟軍此次麵對的是攜帶了數萬枚標準一米直徑的雷爆彈和三十門火龍炮,以及有大量飛行兵和數十萬枚便攜式炸彈的七十萬秦軍。
三國盟軍采用防禦型的戰術,等待齊國軍隊的會師,隻會讓他們變成秦軍雷爆彈和火龍炮的靶子。
“雷爆彈準備,放!”
了解到三國盟軍的戰術隊形後,秦將王翦經過和謀士們的分析,很快分析清楚了盟軍的防禦策略。
麵對這種情況,深知雷爆彈威力的王翦,自然喜聞樂見。
他嘴角冷笑的部署了一條條命令,讓七十萬秦軍攻擊隊形展開後,站在山坡上,望著遠處的三國盟軍輪廓,下達了最後的總攻命令。
“轟隆隆~”
“嘭!嘭!嘭!嘭!嘭!”
……
由大型投石車投放的雷爆彈,被一波又一波的投向了三國盟軍駐地。
比投石車攻擊範圍更大,擁有數百米射程的秦軍床弩,也被擺成很長的一排,朝著敵方駐地方向,不斷的發射捆綁有條狀炸藥包的浸毒弩箭。
第一次被投入到戰場使用的火龍炮,則由兵工坊的能工巧匠親自操縱,一群秦精銳士兵保護下,不斷的朝著三國盟軍駐地方向,發出震耳欲聾的怒吼和炮彈。
火龍炮的射程與床弩類似,都在數百米左右,但在機動性上,火龍炮要比床弩強很多。
當雷爆彈、火龍炮、床弩的彈藥弩箭等,都傾瀉完,秦軍再次派出滑翔翼飛行員部隊,攜帶手雷大小的炸彈,在天空中,朝三國盟軍的駐地進行無差彆投放轟炸。
當飛行編隊的攻擊也進入尾聲後,秦軍傳統的騎兵、步兵、車兵、弓箭手等兵種,對已經被炸的人仰馬翻,肝膽俱裂的三國盟軍駐地進行了最終的圍剿殲滅作戰。
六十多萬三國盟軍與七十萬秦軍的大戰,持續了四天五夜。
三國盟軍因初始時,遭遇到了秦軍的一番黑火藥武器的狂轟亂炸,多數心態上已經崩潰,所以在之後麵對七十萬秦軍衝鋒上,抵抗已經變的很是微弱。
實際上,所謂的戰爭持續了四天五夜結束,也不過是因為雙方人數實在是太多了,即使是一方站在那裡讓另一方殺,也得殺段時間。
最終,三國盟軍,六十多萬人,被秦軍斬殺二十餘萬,俘虜三十多萬,統帥項燕自殺。
這俘虜的三十多萬人,到最後都倒戈投降了秦軍。
這樣一來,加上投降的軍隊,秦軍人數達到將近百萬。
數天後,得知獲勝消息的嬴政,當即對王翦下令,率大軍跨過秦楚邊境,直擊楚國都城上郢。
十數天後,秦軍攻破楚國都城上郢,楚國國君楚考烈王於王宮中自殺,楚國滅。
秦軍覆滅了楚國後,並沒有停歇,而是向著魏國方向進軍。
一個多月後,魏國都城大梁被秦軍攻破,魏安厘王被俘,魏國滅。
覆滅了魏國,秦國大軍,稍作休整,進軍燕國。
二十多天後,秦軍攻破燕都薊城,活捉燕王喜,燕國滅。
至此,自韓趙之後,楚燕魏三國,又被秦國陸續滅亡。
在誅滅了楚燕魏三國之後,嬴政在這三個地方分彆建立了九江郡、長沙郡、碭郡、代郡、遼東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