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較為平坦寬闊的官道上,一輛由兩匹馬拉著的馬車,在上麵馳騁前行著。
在這輛馬車的前麵和後麵,皆又有數十名騎著戰馬的士兵護衛。
“古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時代…有點棘手呢。”
在馬車裡麵坐著的墨辰,透過車窗看著道路兩旁飛馳而過的原始茂密榕樹林,輕皺著眉頭喃喃自語。
墨辰來到印度大陸已經有快一個月的時間了,在這一個月裡,他通過不斷對古印度語的研究學習,已經可以與當地人進行簡單的溝通。
語言上的學習,也讓他對這片大陸上的現存國家,有了大概的了解。
此時的印度大陸,正處於整個印度曆史上一個比較特殊的時代。
孔雀王朝,且現在當政的國王,又是極具傳奇色彩的阿育王。
如果你不知道阿育王是個什麼樣的角色,那麼你可以思考一下,秦始皇嬴政在古華夏曆史上的地位,以及在華夏人之中的知名度。
阿育王,是一位比之秦始皇也有過之而無不及的帝王。實現了對印度大陸的大一統,有過屠殺數十萬人的戰爭經曆。
而比秦始皇更傳奇的是,阿育王對於佛教的重要性,隻比佛教的開創者佛祖釋迦摩尼略有遜色。
前半生,嗜血無情,四方征戰,鐵腕手段,令諸國臣服。
後半生,皈依佛教,致力於佛教的傳播發展,動用龐大的帝國資源,締造了佛教後世輝煌於世界的基礎。
一生分兩半,前半生為魔,後半生為佛,佛魔兼顧,這大概就是阿育王一生的真實寫照了。
麵對這樣一位傳奇人物,以及其領導的龐大帝國,即使是墨辰也有些頭疼。
在後世,曾有人對同時代的阿育王統治的孔雀王朝,和秦始皇統治的大秦王朝進行過比較。
最終比較的結果是,雙方各方麵互有長短,假若兩個王朝有所一戰,可能會是旗鼓相當。
“還好之前有看過阿育王的電視劇,若我沒記錯,這個時間點上的阿育王,已經到了人生的垂暮之年。
也就是說,現在的阿育王處於後半生階段,已經是一名傾向於佛教思想的帝王。
有鑒於佛教的那些仁慈普世宗旨,和阿育王當前的高齡,應付起來估計也沒想象中的那麼難辦。
再加上,火藥武器、蒸汽船艦隊、滑翔翼飛機等新式武器,在裝備上對孔雀王朝的碾壓,那麼兩相比較之後,勝算會更大。”
隨著思路的不斷梳理,原本緊皺著眉頭的墨辰,臉上凝重的神色慢慢舒緩開來。
心裡有了一些比較後,墨辰也就不再那麼憂慮,而是變的有底氣。
此行,他按照那名沿海城市城主的指引,在孔雀王朝本土騎兵護衛的帶領下,將前往孔雀王朝的首都華氏城,去麵見傳說中的阿育王。
一番路途顛簸,數十天後,墨辰終於來到了華氏城。
“真是座繁華壯觀的城市。”
坐在馬車上,看著城市道路兩邊規劃整齊的建築,以及四周熙熙攘攘熱鬨的異域風格的人群,墨辰不知在想些什麼的自語。
不久,在騎兵護衛的引領下,墨辰來到華氏城的中心王城大殿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