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橫跨亞非歐(2 / 2)

若不是這些蒸汽船上裝有航帆,並具備人力劃槳驅動和蒸汽機驅動兩種模式,我們在海洋裡還不知道要漂多久。”

在長達數年的環球航行過程中,僅憑蒸汽船上麵儲備的木炭自然是不夠用的。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墨辰早在秦國與一眾研究人員,製造蒸汽船的時候,就結合傳統的沿海劃槳木船驅動原理,添加蒸汽機動力模塊,使得這些蒸汽船在海上航行,可以根據艦隊實際情況靈活的在兩種模式下轉換。

這種做法,在過去幾年的海上航行過程中,被墨辰多次改良優化後,深受艦隊秦精銳士兵的認同。

比如一個星期的時間裡,用人力和船帆來驅動蒸汽船航行五天,剩下的兩天則采用蒸汽機驅動。

這也算是,變相的給艦隊上的士兵,在無聊的環球航行過程中尋找有事可做的任務,以及創造休息放鬆的時間。

也因為這種人力與蒸汽機動力混合的驅動方法,使得整支艦隊上儲備的木炭雖然看起來不多,但卻還算一直夠用。

同時,某些海島上本就存在一些樹木,甚至天然的木炭資源,每次登陸海島後,墨辰也會命人前去砍伐挖掘一些運往蒸汽船上,用作蒸汽機的燃燒儲備。

“辰大人,據屬下這些天收集到的信息分析,這片大陸麵積非常廣闊,甚至不比我們大秦小多少。

這麼一個麵積遼闊,資源豐富的大陸,辰大人為何不多在這上麵逗留一段時間,也好派手下們對這片大陸收集更多詳細的信息。

這樣做,也好為以後秦國的軍隊踏上這片土地,打下良好的基礎鋪墊。”

在艦隊一切準備就緒,開始遠離印度大陸海岸之際,公孫慶和墨辰一同站在蒸汽船的甲板上,望著逐漸遠去的印度大陸海岸線,有些不解的問道。

“我在沒登陸上這片大陸前,也和你有著類似的想法。

可當我去了孔雀王朝的都城華氏城,對這片大陸上的國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之後,我改變了原本要在這片大陸久留探查的打算。

我們此行的主要任務,是通過海上航線,為秦國探明這個世界上其它大陸或者島嶼的海上位置,並做好記錄和標記。

像深入的打探一個國家的各方麵情報信息的事情,耗時又費力,不適合我們來做。

等我們把這個世界的航海圖成功繪製,並帶回給秦王,秦王到時自然會派遣秦國善於偵查的間諜,去往這些國家,進行專業而詳儘的戰前情報收集。

所以,我們真正要做的不是去分析一座島嶼或大陸上,有多少個國家,每個國家又都是什麼情況。

我們這支艦隊要做的,應該是像個環球探險團隊一樣,不斷發現新的島嶼和大陸的位置,並準確而清晰的記錄下它們的位置,和從秦國到這些島嶼和大陸的路線信息。”

聽到公孫慶的問題,墨辰收回看向海岸線的目光,看著公孫慶解釋。

“辰大人所言甚對,是屬下考慮不周。”

墨辰的解釋,讓公孫慶聽完後,竟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這使得他對墨辰越來越佩服敬重。

在墨辰新的決議之下,艦隊繼續往西航行。

幾個月後,艦隊抵達非洲大陸。

不久,在與當地土著的不斷溝通後,艦隊沿著非洲大陸南邊的海域,又成功進入到了大西洋。

在這之後,艦隊登陸到了歐洲大陸。

在這個從印度大陸到非洲大陸,再到歐洲大陸的過程中,墨辰的艦隊又陸續得知了沿途的一些較大國家的名稱:

“羅馬共和國、托勒密帝國、迦太基王國、馬其頓王國、庫施王國等。”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