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墨辰審問了一番之後,因為現在天已經黑了下來,考慮到晚上派人送墨辰去難民安置點,會有遭到僵屍襲擊的風險,所以,墨辰被臨時安排到了這支守衛軍小隊的營地內。
被獨自一人扔到營地的床上,雙手雙腳雖然都被綁著,但墨辰卻因此有了一個相對於這幾天來講,質量最好的晚覺。
一夜無話,第二天清晨,正在做美夢的墨辰,被一名士兵叫醒。
腳上和手上的鐐銬被依次打開,墨辰跟著這名士兵,再次坐上了昨天接他來營地的吉普車。
這次車上押送他的士兵依然還是四個,但麵孔都換了。
路上同樣沒人說話,四十來分鐘後,吉普車在一條河渠附近的公路上停了下來。
感受到車子停止不動了,原本在閉目養神的墨辰睜開了雙眼,轉頭看向車窗外。
一眼望不到頭的民用帳篷,沿著河渠的岸邊排列到遠方。
帳篷外麵,許多普通人已經在生火做飯,在河渠的河麵上,有著一艘艘軍用衝鋒舟停泊著,在每艘衝鋒舟上麵都有著兩名士兵和一挺底盤固定著的重機槍。
在河渠的對岸,是同樣一眼望不到頭的軍用帳篷。
在軍用帳篷的周圍,整齊的列陣著一輛輛坦克和裝甲車。
不僅如此,墨辰透過軍用帳篷之間的縫隙,竟然還隱約看到了一輛多管火箭炮發射車的影子。
“隆隆隆~”
就在墨辰被外麵的景象吸引,瞅著好奇的時候,一陣螺旋槳轉動的聲音從吉普車的上方傳來。
隔著車窗,看著外麵被風壓壓的東倒西歪的野草和小樹,墨辰臉貼在車窗上,往上看,正好看到一架武裝直升飛機,從斜上方低空飛過。
目光跟隨著這架直升飛機,很快墨辰就發現那架直升飛機降落在了距離他千米之外的一片開闊地。
在那裡,墨辰還看到了不下於十架同等規格的武裝直升機在停著。
“下車吧。”
把車子熄火之後,四名士兵下了車,他們站在外麵,看著墨辰眺望遠處直升機飛機場的表情,眼中閃過隱晦的笑意。
被士兵們一提醒,墨辰回過神來,這才發現車子上就還剩下自己。
見墨辰也下了車,四個士兵中的班長,把超大型軍綠色背包遞還給了墨辰,說道:
“這裡就是難民安置點,你和我去那邊的難民登記處做下登記,之後就可以領取一些基本的生活用品,在這裡正常生活了。”
聞言,墨辰忙點頭,表示明白。
難民登記處,就在距離吉普車停下的位置二十多米遠的地方,由一個簡易的四角軍用帳篷搭建而成。
沒一會兒,墨辰跟著士兵班長到了那裡。
走進帳篷內,裡麵有兩張可折疊的軍用桌子和多把椅子。
“這就是那名偷渡到封鎖區的人員吧?”
負責難民登記的是一名女軍官,她抬頭看了一眼墨辰,邊從文件夾裡抽出一張登記表遞給帶墨辰進來的士兵班長,邊問道。
聞言,那名士兵班長接過登記表,把登記表放在桌子上,寫上了作為押送交接負責人,該填的一些信息後,說道:“嗯,對。”
說完,他把填完信息的登記表放到了桌子上,轉身示意墨辰自己來填寫剩下的信息。
見狀,墨辰把背包放到地上,拉過一把椅子坐下,拿起登記表看了一眼,發現都是些基本信息,便拿起筆挨個填了起來。
這個過程中,完成押送任務的士兵班長離開了難民登記處,看樣子是回吉普車那裡,返回自己的營地去了。
信息表很快填完,隨後那名女軍官帶著墨辰前往倉庫,給他發放了一頂單人帳篷、被褥、枕頭、飯盒、臉盆等基本生活用品。
最後,墨辰在一名士兵的幫助下,把自己領的這些生活用品,全都扔上了一輛軍用皮卡車上。
然後,墨辰坐上皮卡車,在士兵的駕駛下,來到了平民帳篷區所在的邊緣。
停下車,士兵從皮卡車上拿下來一把兵工鏟,找了塊地方,用兵工鏟修理了一番,看著地麵比較平整了之後,幫著墨辰把單人帳篷支了起來。
做完這些,士兵在墨辰的感謝聲中,開著皮卡車離開了。
目送著皮卡車消失的方向,墨辰不免感慨道:
“人民子弟兵,果然名不虛傳啊,都是一群樂於助人的好人。”
抒發了點感慨,墨辰轉身鑽進帳篷內,把剛領的被褥等在裡麵鋪好。
等把一切都整理好,墨辰躺在帳篷裡,轉頭看著被扔到帳篷角落裡的軍綠色超大型背包。
“看看有沒有少了什麼東西。”
墨辰坐起身子,把背包打開,然後依次拉開各個小夾層的拉鏈,查看起來。
幾分鐘之後,把所有的東西都檢查了一遍,發現除了殺豬刀沒了之外,其它的東西一個都沒少,這讓墨辰頗為意外,於是不禁疑惑自語:
“把殺豬刀沒收了在我意料之內,可為什麼這些手機沒有沒收?難道在難民安置點還能上網玩手機?”
沒有在這個疑惑上糾結太久,墨辰很實際的拿出一個智能手機,開機之後,連上網絡,嘗試著打開了新聞軟件。
輕車熟路的刷新之後,網速竟無比流暢,這讓墨辰驚訝之餘,忍不住嘖嘖稱奇,讚歎上麵的人在安置難民方麵,還真夠人性化的。
接著,好奇心作祟下,墨辰又用手機嘗試著進行了一些常規功能上的操作,最後他得出結論:
“接打電話的功能給限製了,隻能上網而不能在網上發布信息。
也就是說,手機在這裡隻能當做打發時間,消遣娛樂,幫助難民了解外界的工具,而沒有了身為手機最原始的與其他人溝通聯係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