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之全球首架民用高達的名頭,這種科技領域的爆炸新聞,更是足足吸引了世界上許多人的目光。
於是,在首架民用高達組裝下線直播的消息在華夏國內爆火之後,短短不到十分鐘的功夫,全世界各主流國家的網民也知道了這個消息,並爭相索要直播鏈接,想要一睹為快。
這時候,那八家被邀請到墨家機械公司直播的日韓等東亞國家的媒體展現出了自身的重要性。
通過這八家媒體分享出的國際通用平台直播鏈接,使得國外關注此事的網民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趕到了直播現場,見證首架民用高達的總裝配過程。
墨家機械公司總裝配車間,李複以總裁的名義,下達了最後總裝配的命令。
萬眾矚目中,高達的軀乾部分,被一隻機械手淩空擺到特定位置,之後數十個支架從四周升起,把軀乾部分牢牢的固定。
固定住軀乾,橢圓形的大腦,被機械手夾著,從機械滑道牽引而出,放到了軀乾上方兩米的位置。
接著,從軀乾中間位置,一個圓形的卡扣裝置張開。同時,橢圓形大腦的中間位置,射出一道紅色的定位激光,與軀乾上的卡扣裝置呼應。
在定位激光的軌跡鎖定下,橢圓形的大腦緩緩落向軀乾,最終隨著一道“哢~”的聲音,橢圓形的大腦與軀乾完成互鎖全聯。
完成了大腦與軀乾的組裝,接下來是左右手臂與軀乾的互聯組裝,過程同樣是沒有絲毫意外,在激光定位光束引導下,左右手臂成功的和軀乾完成互鎖全聯。
安裝到這裡,首架民用高達算是有了雛形。
隻是由於高達各部分,還沒有進行表麵防護漆的塗裝配色,所以,在眾人的目光中,高達全身還顯得比較單調。全身以銀白色的合金本色居多,少數地方,反射出金黃色等特殊合金的顏色。
不過,隨著最後的左右腿腳與上半部分的軀乾組裝完畢,機甲的整體輪廓和視覺形象,瞬間有了巨大的變化。
十米左右的身高,即使是最基本的合金顏色,在鏡頭下,所反射彰顯出的那種機械狂野厚重感,也令很多人心頭一顫,目光中染上了濃濃震撼。
李複等一眾墨家機械公司的高管,也是第一次見到高達實體,同樣的,他們的目光中也滿是震撼。
不過,很快,所有高層就想到,眼前這個大家夥,是由他們公司生產製造的,這讓他們震撼的心情,轉為自豪和激動。
其中,尤其以李複情緒起伏的最為劇烈,他看著這台全球首架民用高達,仿佛看到了自己餘生的目標。
作為一名在人工智能領域,有著超前意識的天才,李複在這一刻,悄然下了決定,一定要把高達身上所使用的人工智能係統,做到最好。
不過李複並不知道,他此時下的決心,正是墨辰最初選擇他時所最想看到的。
因為,對於高達這種大型機甲而言,不光要有機甲本身的成熟設計和硬件構架,還要有一套內部的執行處理係統。
墨辰可以憑借腦海裡的知識,設計出成熟的機甲硬件,卻沒有高深的機甲係統軟件。
墨辰選擇李複為總裁的另一個重要原因之一,便是看重了李複在人工智能方麵的才能和經驗。
按照他的預想,高達以後的係統開發,將會交由李複全權負責。
高達總裝配完畢,接下來便是對整個機體的係統寫入和激活啟動。
李複和車間裡的所有人一起,熱烈的鼓掌過後,他說道:
“現在請我們的機體係統撰寫編程人員,對高達進行係統寫入和激活!”
隨著他的話落,車間內的記者們恢複了安靜,一個個屏住呼吸,內心期待的看向高達的方向。同時,一個個鏡頭,也都對準了高達,不想錯過任何一個細節。
網絡上,全球上億的網民,在李複說完這句話後,也都本能的屏住或放緩了呼吸,集中注意力,看著各自的直播終端屏幕。
剛檢查完自己撰寫編程的高達智能係統程序的墨辰,並不知道自己的公司和首架民用高達組裝下線直播已經在全球火了。
此時的他,和墨家機械公司的大多數高管一樣,還認為到目前為止,僅有總裝配車間裡的這百名記者知道這件事。
所以,當墨辰穿著包裹全身,全封閉的防護服,出現在車間所有人目光和鏡頭下的時候,他依舊保持著淡定的姿態,手裡提著一個工業電腦手提箱,邁著隨意的步伐,走到高達的跟前。然後,站在起降機的平台上,按下身邊的升起按鈕,隨著起降機升到高達的軀乾位置。
到了位置後,墨辰轉身背對著鏡頭和記者們,麵向高達,手在軀乾的外部按鈕上按了下。
因為還沒有注入係統程序,所以此時高達的駕駛艙還是簡單的一按就開。
見到駕駛艙打開,墨辰上半身探進艙內,把手中的筆記本打開,用一根數據線,連接到駕駛艙接口上。
“還好06次試煉任務,獎勵的有中階的計算機技術資料,又有數據庫讀條的幫助,否則高達的底層係統程序編寫也是個頭疼的活。”
邊打開電腦,墨辰邊在心裡慶幸的想到。
墨辰帶來的這台筆記本具有全屏幕可觸控的功能,所以,打開電腦後,墨辰手指在電腦屏幕上點了點,打開了一個軟件,找到裡麵早就編寫好的數據包,然後又連接上高達的終端接口,點擊了數據傳輸。
做完這些,他收回手指,目光放在屏幕中的進度條上,靜靜的等待著數據包傳輸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