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熙的回答,讓墨辰心裡一動,他當即問:“按你的意思,是傳授給他們飛船科技最好咯?”
嬉笑一聲,幻熙回答:“我可沒說這是最好的方案,不過相比較來看,以這兩個文明的航天基礎,發展飛船科技會讓他們更容易掌握,也更容易達到傳承者你的要求飛船屬於星際載具,操作麵在於整顆行星世界,所以一艘飛船的研發成功,理論上,就已經算是推廣到了一顆行星世界。”
對於幻熙的回答,墨辰前半部分表示認同,但後半部分有關於能否僅憑借著一艘飛船就讓遊戲係統判定為完成了劃時代科技推廣的要求,這個墨辰持慎重態度。因為他也不知道遊戲係統的判定機製,具體的是個什麼原理。
雖然心裡在這方麵還沒底,但在劃時代科技上,墨辰和幻熙交流之後,卻算是就此敲定了製造飛船的事情。
有了初步的科技發展意向,墨辰接下來就要考慮,是該選擇是對卓爾金王國還是熒惑聯邦,來啟蒙這個飛船的科技了。
權衡利弊之後,墨辰並沒有像前幾次那樣,選擇在卓爾金王國進行劃時代科技的研發推廣。而是改變策略,選擇了熒惑聯邦為飛船科技的啟蒙對象。
至於這麼做的原因,墨辰主要考慮到的是,自己對光子能領域的理論沒有核能理論掌握的熟練。
製造飛船為什麼要考慮核能和光子能的差彆?原因無他,航天飛船的最核心科技和難題,就是能源輸出的引擎動力問題。
既然是要在卓爾金王國和熒惑聯邦,現有的中級太空時代的科技基礎上,發展出劃時代的科技造物,那麼關於飛船的研究,必然也應該是基於兩個文明中級太空時代的科技水平,而發展出來的。
兩個文明互相比較之下,熒惑聯邦的核子能,正好符合墨辰掌握的初、中級核子能知識。再加上有著幻熙的黑科技輔助,造飛船所需要的核心動力技術,墨辰勉強還是能搞定的。
想到就做,墨辰確定了飛船的製造計劃之後,馬上回憶起自己掌握的相關知識。其中,他在高武世界,曾有過製造魔導星艦的經曆。那些豐厚的製造經驗,也都被他從記憶裡提取了出來。
梳理著這部分記憶,墨辰喃喃自語:“魔導星艦本質上就是太空飛船,在結構上,魔導星艦從外向內,由四部分組成物理防禦和外機動部分、武器攻擊火控係統部分、魔導引擎反應爐能源動力部分、中央操作核心控製室部分。
魔導星艦的結構,是根據高武世界的背景而設計的,在這個偏向於物質科技的太陽係,想要設計出能用的飛船,必須要在魔導星艦的基礎上進行改進。
最重要的是能源引擎,魔導星艦上用的是高武世界普遍存在的神晶,輔助以特殊的魔法陣疏導能量,構成動力引擎室。
在太陽係,這麼設計是鐵定不行的,這裡彆說神晶了,就是最普通的靈石都找不到半個。
所以在飛船引擎方麵,還是采用核反應堆原理的核動力引擎比較實際。
解決了引擎問題,剩下的物理防禦和外機動部分、武器攻擊火控係統部分、中央操作核心控製室部分,這些設計都是可以從魔導星艦上直接搬過來用的,具體的不同,無非是飛船采用的材料、火控航電等係統的原理、磨導武器換為導彈等武器等。”
思路走到這裡,墨辰停下了嘴裡的話,他眉頭挑了挑,想了想,自語:“貌似隻要能解決動力引擎的問題,飛船剩下的東西就都好說了”
關於動力引擎的製造,墨辰打定主意要用核動力。而核動力引擎的應用原理,可以聯想核電站的裂變和聚變反應。
核電站利用原子核裂變和聚變,所釋放的熱量,來加熱水,推動汽輪機,切割磁感線,形成電子流,最終經過一係列裝置,成為可用的電力。
這個原理,已被應用於行星地表的核動力航母和核動力潛艇,在技術難度上,算不上多大。因為隻需要在航母或者潛艇上,裝一個核反應堆,然後再製造一個引導核反應堆釋放的熱量,加熱水,成為水蒸氣,推動螺旋槳運作的裝置係統就可以了。
但這僅僅隻是核反應堆在行星世界內部環境下的應用,通過深入研究,不難發現,這種所謂的核動力,需要行星內部環境中的水和空氣作為媒介,才能夠形成一個動態的良性循環。
然而,在脫離了行星內部的太空環境中,是沒有水和空氣這些媒介,讓你持續利用的,你除非自帶大量的水和實時製造大量的空氣,來促成這種循環的進行。
但如果那樣的話,一艘太空飛船裡麵,能夠乘載的重量就會被大幅度縮水飛船自身攜帶的水或氣體介質太多,留出的自由運載餘量和空間下降。
顯然,如果采用行星世界內的那一套利用核反應堆產生熱能的原理,來製造太空飛船上的核動力引擎,性價比是很低很低的,基本上沒有實用價值。
同樣也是利用核反應堆熱能的方法,采用推進劑加熱噴射的原理,向核反應堆注入推進劑,例如加入液態氫,通過熱脹冷縮,讓氫氣瞬間高溫膨脹,從飛船噴射口噴出,為飛船提供一定的推力。這種方法,和上一套利用熱能的原理相比,雖然不再需要水和空氣等介質,有了優化改進,但同樣需要攜帶很多的推進劑,才能讓飛船一直飛行下去。
而攜帶的推進劑必然也還是會侵占飛船固有的載重和空間,使得飛船的真實運載能力和空間利用率變的很低。
結合上麵兩種利用核反應堆熱量的方式,來製造的核動力引擎,明顯缺點大於優點,都不具備太好的實用性。
“用核反應堆產生熱量的方法,來製造核動力引擎,難度太大,問題也太多,看來得從核反應堆發生過程中,所釋放的高能離子態粒子上找突破口了”
腦海裡關於核能的資料被墨辰快速翻閱與思緒結合,形成一條條不同的核動力設計製造引擎方案。
最終,他把一個太空飛船核動力引擎的設計方案雛形,轉給了幻熙,讓幻熙借助自身的超級生物智腦,基於這個方案的雛形進行優化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