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熙,把可控空子光壓光爆反應動力爐的初代設計資料,用信息包給他來一發吧。要不然,以托落特森目前的研究進度,沒個五六年,很難把初代機製造出來。”
不同於核反應堆,設法利用裂變和聚變反應所釋放的能量或高能粒子,來製造核動力引擎的原理。
可控空子光壓光爆反應動力爐,是基於卓爾金王國傳統的光子和空子物理學粒子模型,而深入發展出來的宇航級動力科技造物。
雖然在原子和光子的物理學定義上,卓爾金王國和熒惑聯邦都是趨向於一種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
但在圍繞原子和光子核的核外各能態粒子的應用上,二者卻有著很大的差彆。
核動力引擎所利用的高能粒子,是來自於核裂變或核聚變所直接和間接釋放的各種粒子產物,其中包括伽馬粒子、貝塔粒子、阿爾法粒子、中子等。
通過磁約束場生發裝置把核反應堆所釋放的高能粒子捕捉,並把它們引到一個特定方向的噴射口。借助高能粒子的噴射,來在宇宙中為飛船提供反作用力,以達到讓飛船在太空環境中移動飛行的目的。
而卓爾金王國的可控空子光壓光爆反應動力爐,采用的是對光子核外的空子,進行空爆反應,然後借助空爆製造的高溫高壓環境,對空子進行壓縮,形成類似核聚變的一種超高能量釋放現象。
在這一係列反應過程中,因為每個環節都可控,所以卓爾金王國的飛船最終得以借助這種空子光爆產生的能量釋放,實現在太空環境中的航行。
不過以上都是可控空子光壓光爆反應動力爐的理論,如果墨辰不加乾預,現階段托落特森在實際實驗進度上,還卡在如何把光子空爆與空子壓縮形成反應平衡,進行雙可控反應的設想探究階段。
如今有了幻熙利用生物智腦,對可控空子光壓光爆反應爐的運行模擬推算,所得出的全套資料的靈感幫助,托落特森得以在很短的時間裡,想明白後續的所有問題,並製造出可以供飛船使用的初代可控空子光壓光爆反應動力爐。
在見到幻熙已經把可控空子光壓光爆反應動力爐的全套資料,用靈場信息包的形式,傳輸給了托落特森,讓托落特森腦海裡忽然靈光一閃,陷入到了對全套資料的沉思中的景象之後。
墨辰沒有再在這座實驗室停留,他駕駛星火機甲離開了這裡。不久,墨辰換乘到速度更快的幻熙號飛船上,離開了卓爾金星的大氣層,前往火星。
與卓爾金王國的飛船計劃,是托落特森實驗室這種由個人團隊帶頭,王國投資的中型獨立科研項目不同。熒惑聯邦的飛船計劃,名為行星守衛者,是由熒惑聯邦直轄的科學總院主導的聯邦百年戰略計劃之一。
因為熒惑聯邦在飛船計劃上的重視,所以熒惑聯邦在飛船計劃的研發進度上,要比卓爾金王國領先不少。
當墨辰乘坐幻熙號飛船找到聯邦科學總院,負責飛船研究開發的地方時,墨辰被小小的震撼了一下。
負責飛船各部分研發的研究所,層次分明的坐落在一個占地二十多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從高空俯瞰這片建築林立的飛船研究區,如同一座繁華的縣城。
沒有對比就沒有差距,墨辰看著熒惑聯邦這座占地二十多平方公裡的飛船研究區,再回憶了一下卓爾金王國勉強有一平方公裡大小的托落特森研究所實驗室,對於飛船的研發重視程度,兩個文明之間的差異一目了然。
因為熒惑聯邦的飛船研究項目,是由聯邦的科學總院主導,數十名聯邦資深的精英科學家分彆帶領各自的團隊,對飛船各部分進行的分工合作。
所以,墨辰在一群項目部門裡挑來挑去,最終才把目光鎖定在了負責飛船動力引擎的核動力部。
雖然在看到熒惑聯邦對飛船的重視程度後,心裡已經對熒惑聯邦的飛船研發進度做了一定的進度預估,但當墨辰通過幻熙了解到熒惑聯邦在核動力引擎方麵的具體研究進度後,依然還是忍不住小小驚訝了一把。
原因無他,熒惑聯邦在核動力引擎方麵的研究進度已經接近尾聲,所有相關的技術難題都被攻克。甚至於,采用小型核聚變技術的初代發動機,已經被在實驗室中製造了出來,關於這台發動機的各項運行數據,也在先進的計算機監控下有條不紊的記錄著。
看到這個結果,星火機甲駕駛艙空間裡的墨辰撓了撓腦袋,自語:“看這情況,好像都不需要我做什麼,熒惑聯邦用不了多長時間就能把飛船製造出來。”
雖然根據自己的所見所感,墨辰自認為熒惑聯邦用不了多久便能造出飛船。但本著謹慎的原則,主要是不想白白來一趟,他讓幻熙對熒惑聯邦科學總院的飛船計劃總進度做了一個詳細的推演計算。
最終,幻熙給出的結果是,熒惑聯邦還需要一年零幾個月的時間,才能解決飛船所有相關的問題,把第一艘飛船製造出來。
聽到這個結果,墨辰讓幻熙把熒惑聯邦目前還沒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他腦海裡羅列出一個清單,然後他根據各個技術的繁簡重要程度,從中挑出了十幾個,讓幻熙自行推演。
在把這十幾個問題推導出正確的答案之後,他又讓幻熙用靈場信息包的方式,傳輸到負責這十幾個技術問題的科研人員的腦子裡,讓他們生出靈光一閃的感覺。
在墨辰這種貼心的暗中幫助忙碌下,熒惑聯邦的第一艘飛船,最終提前了半年多的時間,在火星軌道的太空港上完成了組裝。
熒惑聯邦的第一艘飛船,按照宇宙飛船的技術分級,相當於初級太空護衛艦。
對於第一艘太空飛船的成功組裝,熒惑聯邦當局非常高興,最終熒惑聯邦的現任總統詹納希,聽從科學總院飛船計劃科學家團隊的集體意見,把第一艘太空飛船命名為庫模依拉號,翻譯過來即是行星守衛者號。
行星守衛者號長度為三百九十米左右,高度在一百一十米上下。
在動力上,行星守衛者號使用的是小型可控核聚變技術為能源的核聚變引擎,搭載的主武器為小型電磁炮和兩億噸n當量的核導彈頭。
在行星守衛者號組裝完成之後還沒過一個星期,飛船上的操作人員便接到熒惑聯邦總統和議會的共同命令,讓他們駕駛行星守衛者號脫離火星軌道太空港,進行飛船的初次航行。
而行星守衛者號的初航路線,其中便有讓他們前往地球,環繞地球軌道飛行一圈的要求。
熒惑聯邦高層的這番初航規劃舉動,其用意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