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路者號外星係聯合深空探測器,繞著太陽係飛了一圈,又從另一端返回。這個結果,讓聯合空間站內兩大文明的科學家們世界觀碎了一地。
每個得知這個消息的科學家都仿佛遭到了成噸的傷害,輕者大腦短暫當機,心底臥槽!納尼?什麼鬼這類的詞狂湧,嚴重的已經開始質疑起自己過去一生所學的那些理論知識是否正確。
和地表人類二十一世紀的科學家們一樣,在沒有出現探路者號探測器這檔子事之前。卓爾金王國和熒惑聯邦的科學家們普遍的都認為,隻要航天飛行器初速度達到第三宇宙速度,其上配備的動力引擎具有長久的續航能力,那麼這艘航天飛行器理論上就能脫離恒星係的引力束縛,飛往恒星係之外的廣袤星際空間。
然而,如今探路者號探測器卻用殘酷的事實讓兩大文明的科學家們不得不重新審視,兩大文明過往的科學家們所建立起來的傳統恒星係天體理論模型是否真的是符合現實,還是兩大文明科學家在過往研究中,隻是根據有限的數據公式推論,而得出的一廂情願的理想化錯誤模型。
被探路者號探測器繞了恒星係一圈,從另一端返回的事情震驚到的不僅是兩大文明的科學家們,還有全程追蹤觀看著的墨辰。
從地球二十一世紀的人類地表文明而來的墨辰,對於恒星係的天體模型認知,和兩大文明的科學家們基本一致。
當他看到探路者號探測器從另一端返回的結果之後,都快驚掉了下巴。
幻熙號飛船駕駛室空間裡,透過全息投影屏幕,瞅著已經返回到了地球軌道太空附近,正在被兩大文明的科學家回收進飛船的探路者號探測器,墨辰滿臉不解的問道:
“幻熙,你確定不是哪個環節搞錯了?這顆探測器被加速完了,最後是從恒星係另一端返回,而不是飛出恒星係?”
聞言,幻熙嬉笑一聲,回答:“沒有錯的哦,這種探測器是不可能飛的出去恒星係的。”
聽到幻熙給出的肯定語氣答複,墨辰迷惑的問:
“為什麼會飛不出去?這顆探測器的發射速度遠大於第三宇宙速度,已經擺脫了恒星的引力約束。采用的也是小型核聚變動力引擎,擁有強勁的動力和續航能力,怎麼可能還飛不出去?”
見墨辰一臉迷惑的模樣,幻熙嬉笑的回道:
“傳承者你的想法是錯誤的,想要讓探測器離開恒星係,並不是簡單的讓探測器達到第三宇宙速度,擁有充沛的能源動力就能成功的。
因為恒星係屬於三維世界,而恒星係之外,屬於四維矩陣世界。要想從三維恒星係世界,進入四維矩陣世界,難度已經不僅僅是光克服簡單的物質世界領域的技術難題,還要涉及到更高的維度技術。”
聽到這裡,墨辰心裡一動,關於三維恒星係和四維矩陣這兩個詞,他曾在某次向004谘詢疑問的時候,從004那裡聽說過。
隻是當時因為他的生命玄度還太低,004隻稍稍提了一句關於四維矩陣的事情,便沒了下文。在之後,隨著他完成試煉任務逐漸增多,又相繼接觸到了靈場靈體等概念,在吸收這些知識過程中,他也斷斷續續的看到過四維矩陣這個詞。
但時至今日,他對於四維矩陣具體的定義依舊模糊不清。倒是所謂的三維恒星係,他單純從字麵意思上,大概能猜測到是指的太陽係這種的恒星係世界。不過對於四維矩陣,他卻連猜測都很難猜測出什麼。
心裡的思緒流轉而過,墨辰眸子裡略過一抹精光。他清晰記得,自己當初在004那裡想要了解四維矩陣的資料,是需要花費積分兌換才能行。
此時,自己擁有來自騰呐文明的幻熙和星火在身邊,他為什麼不趁此機會,從幻熙那裡套一套關於四維矩陣的資料呢?
想到就做,在幻熙回答完之後,墨辰臉上疑惑不減反增,問道:“三維恒星係世界和四維矩陣世界?這又是什麼?”
見墨辰反問,幻熙隻以為墨辰是在疑惑這兩個詞的意思,於是幻熙進一步的回答:
“傳承者既然對恒星係三維世界和四維矩陣世界這麼好奇,同時,傳承者又對這顆外星係聯合深空探測器的現象迷惑不解,那麼幻熙就給傳承者你係統解釋一下這方麵的相關問題吧。
首先,傳承者你需要對恒星係三維世界模型有基本的理解。
恒星係三維世界,是由一顆恒星為主體,和圍繞這顆恒星的眾多行星及大小不一的太空漂移物質為填充,共同組成的三維正立方體空間世界。
在這個三維恒星世界裡,恒星係的所有行星和其它天體,都要受該恒星係中心恒星的引力影響,而圍繞恒星做旋轉運動。
同時,該恒星三維世界內,所有行星上生命所需的能量源頭,又都要從中心恒星中獲取。
由此可見,對於一個三維恒星係世界而言,中心恒星的引力場和能量場,在這個恒星世界內,是非常重要的。
沒有恒星引力的約束,原本圍繞恒星運轉的行星等天體,就會四散逃逸,最終不知道跑到哪裡去。
沒有恒星的能量供給,三維恒星世界內的行星,就會因為缺乏生命體誕生和發展成長所必須的養分能量基礎,而成為一顆顆的死星,而不是逐漸演化成豐富多彩的複雜生命世界。
在恒星係的邊緣,是一顆恒星引力場最弱和最紊亂的地方。同時也是該恒星係,能量供給最匱乏,基本上沒有能量供給的地方。
不過,在恒星係邊緣,如果隻是恒星引力場和能量供給變弱,那對於外星係聯合深空探測器和外星係探測飛船來講,也還可以利用自身所攜帶儲備的能源,來實現跨恒星係飛行。
但是,從卓爾金王國和熒惑聯邦,兩大文明共同製造發射的外星係聯合深空探測器,最終環繞太陽係一圈又從另一端返回的現象來看,我們發現事實卻並非想象中的那麼簡單。
在傳統所認知的恒星引力和能量之外,還有更加重要的未知因素,在製約阻礙著人造探測器和飛船進行跨恒星係星際旅行。
這個重要的未知因素,在恒星係的更深層麵恒星的能量頻段所顯化的創造可能性。
正如傳承者你所知道的,每個恒星係的恒星都是該恒星三維世界中的能量界核心能量動力爐,這個能量動力爐,通過自身能量頻段所顯化的創造可能性,來影響著圍繞在它周圍的各個行星世界中的生命誕生類型和發展模式。
這裡我所說的能量頻段,是一種專屬於恒星的另類獨特性標誌。
這種獨特的能量頻段,在宇宙中的不同恒星之間,就像是人與人之間代表自身物質載體個性的基因n一樣,是一種獨屬於恒星自己的身份證明。
這種恒星自帶的能量頻段,會在恒星所輻射的引力場和能量場區域,構建顯化創造出一個專屬於該恒星的規則屏障。
如果一個三維恒星係世界內的生命,想脫離該恒星係世界,就需要想辦法突破這層規則屏障。
而這種規則屏障,在一個三維恒星係的物質世界,所具體表現出來的特征,就是位於恒星係邊緣的等離子高密度規則能量引力紊亂區。
這個等離子高密度規則能量引力紊亂區,會圍繞恒星係構成一個三維正立方體的無形規則屏障。
如果發展科技的文明,想要憑借科技造物,比如人造探測器或飛船,穿越這個無形屏障。就需要麵對這層等離子高密度規則能量引力紊亂屏障。如果科技造物在技術材料上不過關,則會很容易被這層屏障中的高密度等離子和紊亂的空間亂流給摧毀碾壓成碎片。
另外,即使科技造物在結構強度上過關了,想要穿過這層恒星係屏障,也需要懂得四維矩陣坐標尋找鎖定躍遷技術。
這種在四維矩陣中尋找鎖定其它恒星係坐標的技術,一般方法是采用鎖定另一顆恒星係恒星的專屬能量頻段。
當鎖定了另一顆恒星的能量頻段之後,再選擇距離自己恒星合適的位置,進行空間躍遷,才可以躍遷到對方的恒星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