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錫廣陵春雨096【股掌之中】天光微熹之時。
一名燕軍士卒站在青田城堅固高聳的城牆上,怔怔地望著南方。
“怎麼了?”一名同袍見他近乎於呆滯的模樣,不由得好奇地問道。
士卒沒有回答,依舊保持著原先的姿勢,同袍順著他的視線望過去,很快便像他一樣——難以置信地望著遠方齊軍的“營地”。
沒過多久,守軍各級武將出現在城牆上,望著城外仿佛突然間安靜且空曠的天地,下意識地以為這肯定是敵人的陰謀詭計。
主將隨即派人小心翼翼地出城,以青田城為中心向周遭大範圍偵查,一直到南方三十多裡以外,最終他確認那不是假象也非齊軍的計謀。
幾乎是同一時刻,東邊的湧泉關守軍也有類似的發現。
等到這兩處的信使先後趕來通山城,已是夕陽西斜之時。
議事廳內,陳景堂難以置信地冷聲道:“齊軍撤退了?”
信使忐忑不安地答道:“是的,大人。劉將軍擔心有詐,派出遊騎出城打探,確認齊軍已經南撤。在南麵大概三十多裡的地方,我方哨騎發現了齊軍小股精銳騎兵的身影,他們是在掩護大部隊繼續後撤,同時阻止我軍哨騎繼續往南打探消息。”
另一邊來自湧泉關的信使亦是類似的說法。
陳景堂揮手讓他們退下,堂內便陷入死一般的寂靜。
東陽路大將軍張君嗣、沫陽路兵馬都總管朱振以及剛剛趕到的江北路兵馬副總管馬全傑,三位軍方大將麵麵相覷,心中泛起濃重的不安。
片刻過後,陳景堂看向神情肅然的王師道,問道:“王侍正,蕭望之這是打算做什麼?”
對於南齊淮州軍而言,趁著青峽之戰大勝的餘威繼續往北,爭取攻下青田城和湧泉關才是最優的方略,哪怕隻能奪下一處也可在以後占據戰略層麵的優勢。
這一點早已是堂內眾人的共識,所以他們才摩拳擦掌地做準備,意圖在青田城外與淮州軍決戰。
然而就在燕軍已經集合十餘萬兵力,正要尋求機會決戰時,蕭望之卻帶著麾下南撤。
王師道眉頭緊鎖,緩緩道:“青峽之戰過後,蕭望之有兩個選擇。其一便是如今這般,一路往北進攻我朝的青田城。其二是穩固來安防線,將主力部隊撤回去休整,然後從淮州西邊的盤龍關出兵。但是我們先前做過推演,蕭望之手中的兵力不足以支撐他選擇第二種。”
張君嗣接過話頭道:“不止是兵力的問題,盤龍關以西地形開闊,他根本無法保護自己的輜重線。如果是第二種,意味著南齊決定要和我朝展開全麵的戰爭,南邊朝廷裡那些人絕對不會支持蕭望之這樣做。”
這是所有人都明白的道理,卻無法解釋蕭望之撤軍的緣由。
正常情況下,隻要蕭望之沒發瘋,他都不會選擇從西邊盤龍關出兵,因為出關之後便是北燕沫陽路的東北部,一座又一座城池散布在江北平原上。
僅憑淮州軍那點兵力,哪怕一路勢如破竹也隻能前推百餘裡,然後就會被輜重線拖垮。
他唯一的選擇就是從淮州北境繼續往北,兵鋒直指東陽路的青田城或者湧泉關,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成果。
戰事初期的確如張君嗣等人的意料,蕭望之用增援而來的京軍打頭陣,往北境一路猛攻。
然而在最關鍵的時刻,他卻退了回去。
江北路兵馬副總管馬全傑不是很熟悉這邊的境況,見眾人再度陷入沉默,便小心翼翼地問道:“會不會是蕭望之意識到我軍援兵已經到達,他不敢在青田穀地決戰,所以主動撤軍消除風險?”
“這不是蕭望之的風格。”陳景堂搖頭否決,繼而說道:“除非他從一開始就沒想過攻占青田城或者湧泉關,所有的進攻都隻是虛晃一招。”
“難道他不在意強攻青田城帶來的損失,隻為讓我軍疲於奔命?”朱振皺眉道。
張君嗣沉聲道:“如果我軍沒有調集援兵趕來通山城,他的佯攻就會變成實攻。歸根結底,因為青峽之戰落敗的緣故,戰事的主動權掌握在蕭望之手裡。他進逼青田城,我們就隻能調兵增援,因為東陽路和淮州之間的固有平衡已經被打破。”
這才是青峽之戰後續連鎖反應的真正顯現。
在這場戰事之前,張君嗣麾下的兵力比蕭望之還要稍多一些,因此兩邊可以隔岸遙望,相安無事。
但是當東陽路軍力折損過半,他們就隻能跟著蕭望之的節奏走。
朱振很快就想明白這個問題,便問道:“樞密大人,接下來我軍是繼續南下進攻,還是休整之後返回駐地?”
陳景堂尚未開口,王師道忽然說道:“蕭望之撤軍的真正原因,應該是他手裡隻有三路京軍、飛雲軍和坪山軍。淮州軍其他精銳早已返回南邊,從盤龍關西出直撲我朝沫陽路境內。”
這平平淡淡的一句話宛若驚雷炸響。
“這……這有何意義?”馬全傑震驚地說道。
淮州軍藏在後方的精銳滿打滿算加起來也才六萬人,就憑這點兵力能對沫陽路造成多大的威脅?
問題的關鍵在於,就算淮州軍能夠占到一時的便宜,他們缺乏後續的支撐,要不了太久就會被趕回淮州,不過是平白浪費精銳軍隊而已。
王師道呼出一口濁氣,語調顯得十分苦澀:“可是現在沫陽路的兵力很空虛。”
最先反應過來的人是沫陽路兵馬都總管朱振。
這一刻他隻覺後背上陡然泛起一陣冷汗,麵色已經微微發白。
北燕用來應對南齊的三十萬大軍,分彆布置在南方的江北路和沫陽路,以及東邊的東陽路。
如今超過一半的軍隊都集中在這通山城內,江北路和沫陽路的兵力加起來才十萬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