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巾幗】(2 / 2)

九錫 上湯豆苗 6012 字 5個月前

燕軍不是南齊邊軍的對手,這一點在去年便得到證明,但是景朝主力一直沒有出手,這同樣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等景朝完成對趙國的吞並,他們便可騰出手收拾南邊。

在王承乃至這座河洛城裡大部分權貴看來,南齊絕對無法抗衡景朝,河洛城也許很快就會換一個真正的主人,屆時王家繼續做景朝的座上賓有何不可?

故而王安決意轉向讓王承始終看不明白。

王安稍稍思忖,不疾不徐地說道:“主要有三點緣由。其一,南齊比我想象得更加堅韌,李端在那般被動的局麵下居然能夠穩住邊軍的實力,還能推動江北四軍的增設,從這看來大有可為。南齊邊軍的實力也比我的推斷更強,蕭望之和厲天潤這對名帥自不必提,像陸沉這樣嶄露頭角的年輕人也算得上名將種子。”

王承信服地點點頭。

坐在下首的王初瓏微微抬頭,目光中顯露幾分好奇之色。

王安繼續說道:“其二,景朝這些年推行暗中同化之道,的確有很多踏入官場和軍隊的年輕人對景朝心生向往,可是從民間的反應來看,北地百姓縱然對齊國沒有好感,可同樣不喜景朝。另外一點,難道兄長你沒有發現,如今景軍的實力下降得有些多,不複十五年前的天下無敵?”

王承微微皺眉道:“可是從北邊的戰事來看,景軍的攻勢幾近於摧枯拉朽,趙國根本沒有一戰之力。最多隻要半年的時間,景軍便可平定趙國全境。”

“趙國在十四年前便被景軍嚇破了膽子,撐到如今不過是景帝故意留著而已。”

王安一語道破真相,旋即感慨道:“這也是我想說的第三個原因,景朝皇帝的野心太大了。當年攻陷河洛城後,對於景朝而言最好的選擇便是占據江北大地,但景帝不止想要這麼多的領土。他扶持咱們這個小朝廷,又默許趙國苟延殘喘,無非是想讓景廉族人抓緊時間生兒育女,做好一統天下的準備。”

他豎起四根手指,繼續說道:“十多年裡,景廉族增加了四十多萬戶。這看起來很不錯,但是仍然無法撐起景帝的野心。我這些年旁觀景朝行事,大致摸清楚景帝的想法,他準備先取趙國再取代國,然後大軍三路南下,將咱們燕朝的江北之地收入囊中。再之後,便是西取沙州七部,東進淮州一地,最後解決南齊一統天下。”

王承頷首道:“所以你認為他的想法不切實際?”

“是的。”

王安端起茶盞淺淺飲了一口,又稍稍調整坐姿,緩緩道:“攤子鋪得太大,景朝內部肯定會出問題。這次他們吞並趙國易如反掌,接下來攻略西北的代國必然會碰上一顆硬釘子。對於一直走在擴張路上的景廉族而言,持續不斷的勝利自然可以維持他們廣袤的疆域,可若是在某個環節被卡住,這個龐大而又脆弱的帝國極有可能會分崩離析。”

王承悠悠一歎,感慨道:“聽伱這般分析,我才知道盛極必衰四字並非虛言,難得的是你能看透個中關節。”

這句話讓王安神情一黯,語調略顯蕭索:“兄長,我們不過是借勢而為,終究沒有那個魄力弄潮而上。如今隻能謀求他人的接納,當年也是因為顧慮到家族的興衰才投靠景朝。世人都說高門大族富貴至極,他們卻不知這高高的院牆裡麵,早已是腐朽不堪的味道。”

王承定定地看著他,歎道:“其實這才是你想改弦更張的真正原因?”

“算是吧。”

王安自嘲一笑,道:“翟林王氏傳承數百年,可以一時忍辱負重委身於敵,卻不能死心塌地去做異族的狗,不然將來青史之上,史家會如何落筆?愚弟既然從先父手中接過這等家業,當年為了保全闔族不得不低頭,如今總得抓住最後的機會。”

“可我始終覺得,南齊未必會成為最後的贏家。”

王承輕撚短須,喟然道:“雖說南齊邊軍日益強大,可是你我皆知,南齊朝堂的情況比這河洛城裡好不到哪裡去。”

“走一步看一步便是。”王安眼中泛起一抹疲憊之色,緩慢地說道:“錦上添花人人可為,雪中送炭才有分量。”

王承點點頭,問道:“那你是準備出手了?”

王安應道:“對於蕭望之和厲天潤來說,北伐第一戰至關重要。既然陸沉已經亮明態度,想來這也是蕭望之的看法,那我們便助其一臂之力。東陽路卡在淮州軍北上的必經之道上,隻有幫助他們攻取東陽路,將來我們才有坐下來談的資格。”

王承並沒有詢問如何做,翟林王氏雖然不具備和朝廷公然叫板的能力,在一個小小的東陽路落子卻也不難。

“另外一件事。”王安眉頭微擰,沉聲道:“這一步走下去便不能回頭,我們王家需要派一人南下,負責居中聯絡,同時還可以臨機決斷。將來若是事事都要依靠往來傳遞消息,不僅費時費力,還有可能貽誤大事。”

王承聞言便陷入沉思之中。

這個人選必須是在王家的核心圈子之內,同時又得具備相當出色的能力,還需要得到南邊那些人尤其是陸沉的信任。

王駿終究是偏支子弟,而且遠遷多年和王家本宗早已斷了關聯,對北地的事情並不了解,王安也很難真的信任這個被陸沉收入麾下的晚輩。

便在兄弟二人思考時,一道溫婉的聲音在旁邊響了起來。

“叔父,爹爹,讓我去吧。”

王初瓏緩緩起身,麵容恬靜,語調輕柔卻又堅定。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