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建武十四年,景天德六年,三月十二。
經過連續七天的反複扯皮和錙銖必較,齊景兩國使臣終於達成和談。
雙方約定,淮州西路軍撤出河洛,沿京畿東線返回東陽路境內,景軍慶聿忠望部、謀良虎部、善陽麾下定白軍一部相繼進入京畿地區,待淮州軍撤出之後接手河洛。
廢棄燕帝之位,由朝廷中樞履行執政之責,以河洛地區作為齊景之間的緩衝地帶。
景朝默認東陽路和沫陽路一半疆域被齊朝占據,但是沒有形成書麵文字。
景朝付出總計八千六百餘匹戰馬的代價,贖回以永平郡主慶聿懷瑾為首的所有戰俘。
雙方爭論最凶的一項是河洛東邊的關隘歸屬,最終在蕭望之和陸沉的首肯下,禦史中丞許佐同意對方的要求,齊景兩軍以共城為界線,東邊的清流關歸屬齊軍,西邊的堯山關則重歸景軍所有。
從這一點來看,齊朝稍稍吃虧。
河洛不必多提,關鍵在於堯山關,相信經過這次的失敗,景軍肯定會無比重視堯山關,畢竟這座關隘是河洛東邊最後的屏障。
然而無論蕭望之還是陸沉,都沒有在這件事上太堅持,仿佛能拿到清流關就心滿意足。
從三月十四日到三月十七日,河洛北邊的臨潁城附近,齊軍連續四天、分批次進行戰俘歸還,同時從景軍手中獲得對應數量的戰馬。
三月十七,最後一場交換儀式,戰俘僅有一人。
淮州西路軍精銳儘出,銳士營騎步軍稍稍突前,飛雲軍和來安軍在後方列陣接應。
景軍則是慶聿忠望率五千精銳騎兵壓陣,後方隱約可見定白軍的旗幟。
銳士營陣中,陸沉和慶聿懷瑾策馬並立。
陸沉默然眺望前方,看著李承恩帶人接收景朝用來贖回身邊女子的兩千匹戰馬。
春風徐徐,吹起慶聿懷瑾的鬢邊青絲。
她扭頭說道:“喂。”
陸沉淡然道:“說。”
慶聿懷瑾環視周遭軍容嚴整的銳士營將士,壓低聲音說道:“真沒想過投奔我朝?這可是你最後的機會。”
陸沉目不斜視地說道:“想聽真話?”
慶聿懷瑾點頭道:“嗯。”
陸沉道:“沒想過。”
慶聿懷瑾撇了撇嘴。
陸沉補充道:“雖然我做不成楊光遠楊大帥那樣的人物,但我肯定不會變成龐師古之類的小人,被人戳一輩子脊梁骨,最後身首異處死不瞑目。”
慶聿懷瑾抬頭看天,沒有接過話頭。
約莫半炷香過後,李承恩前來稟報戰馬已經接收完畢。
陸沉便道:“郡主,你可以回去了,代我向令尊問好。”
慶聿懷瑾沒有動靜。
陸沉笑道:“不想走?還是覺得兩千匹戰馬不符合你的尊貴身份?”
“呸。”
慶聿懷瑾輕啐一聲,揮動馬鞭一甩,駿馬嘶鳴一聲向前邁開四蹄。
行出數步,慶聿懷瑾扭頭盯著陸沉,一字字道:“再見了,陸!大!忠!臣!”
到了分彆之際,她的眼神中終於多了幾分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似乎是想將陸沉的麵龐牢牢刻在心底,將來奉還他施加在自己身上的恥辱,又似乎是為這個年輕人的迂腐感到可惜,或許他在北邊能擁有更加美好的前程。
但是她沒有得到任何回應,於是回首向前,不再遲疑。
陸沉麵不改色,望著她一人一騎穿過兩軍之間的上百丈距離,然後進入景軍陣中,隨即消失不見。
“撤軍!”
陸沉一聲令下,淮州軍各部有條不紊地往河洛方向撤退,對麵的景軍同樣小心翼翼地撤回北邊。
天地之間,唯有風聲寂寥,無邊無際。
……
齊建武十四年,三月二十。
淮州軍撤出河洛,攜帶著八千餘匹優良戰馬、一千三百七十五萬兩雪花銀、無數糧草軍械,在蕭望之安排的鎮北軍和廣陵軍的策應下,沿著河洛東邊的官道順利返回。
至此,齊朝邊軍的北伐之戰告一段落。
燕國已然名存實亡,齊景兩國兵鋒暫止,但是誰都不敢掉以輕心,因為彼此都能確認,戰爭並未真正結束,除非他們分出最終的勝負。
終有一戰。
書友們好,本書第三卷【風起河洛】結束,明天將開啟第四卷【或躍在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