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9【撲朔迷離】(1 / 2)

九錫 上湯豆苗 3687 字 1個月前

南城,勝武街上矗立著一片延綿大氣的官衙。

從樞密院到軍事院,顯然不止是換個名字那麼簡單。

樞密使大權獨握的日子已經一去不複返,但凡涉及到都尉及以上的武將調職和任免都必須得到天子的朱批允準,而都尉以下中下級武官的任免大多由各都督府自行決定。

軍中最重要的上層人事權歸於天子手中,何時下放完全取決於天子的需求。

軍事院十二處主事直接對天子負責,更進一步分化和削弱一眾軍務大臣的權柄,往後隻要保證禁軍和京營的實力,皇權自然無比穩固,再也不會出現像郭從義和王晏這樣的野心之輩。

陸沉走進這座官衙的時候,腦海中依然是對天子這一手集權策略的讚歎,他能夠從中學到很多東西。

節堂之內,其他幾位軍務大臣已經到來。

在場皆是知兵之人,當然明白定風道防線被攻破的後果。

韓忠傑時年四十三歲,曾經有過十八載的從軍經曆,最高做到京軍都指揮使,這還是因為其父有意壓製他在軍中的升遷,否則他應該早就有資格執掌一座邊疆都督府。後來他辭官歸府照顧老父,更是在京中傳為美談,因此這次他被天子破格提拔為軍務大臣,朝野上下沒有任何反對的聲音。

從這也能看出如今的大齊軍方高層和以前的風貌截然不同,倘若還是郭從義和王晏等人掌權,哪怕他們知道慶聿恭是景朝第一名將,這樣的人在戰場上取得暫時的優勢不足為奇,他們也會利用這一點對蕭望之展開連續的攻訐。

景軍大舉進犯,守衛疆土的職責當然不能隻靠邊軍,天子讓軍事院擬定對策,顯然是要調動一部分京軍北上支援。

張旭微微挑眉道:“韓兄之意,景軍在定州北部弄出這麼大的陣仗,實則是為了圖謀淮州?”

旬陽、江華二軍又在雙峰山脈西邊,如今坪山、鎮北、廣陵三軍北上,意味著淮州境內隻剩下盤龍軍和泰興軍不到三萬人。

“是,蕭都督已經向陛下請罪,但眼下不是議論責任的時候,定州的危機已經迫在眉睫。”

韓忠傑不急不緩地說道:“我認為有這個可能。從現在的局勢來看,景軍大致可以分為兩路,其一是以景國主力步卒為核心、搭配一部分騎兵的東路軍,他們在攻破定風道之後繼續威脅定州北部,其二則是以偽燕沫陽路兵馬為主力、輔以少量景軍騎步兵的西路軍,他們的進攻方向是靖州邊境。不論是哪路軍,我們必須承認眼下戰場的主動權握在對方手裡。”

實際上他們都清楚,但凡涉及到江北邊疆的軍事問題,無論如何都繞不過從邊軍崛起的陸沉,或許在天子心中,陸沉的意見才最重要。

張旭冷靜地分析道:“即便能夠殲滅這支偏師,也無法彌補定風道失陷帶來的損失。”

而現在蕭望之的戰略失策不過是被劉守光一言帶過,其他人也沒有趁勢發作,無論他們心中作何想法,至少這種風氣會讓人覺得舒服。

韓忠傑鎮定地說道:“我不是在質疑蕭都督的用兵方略,隻是擔心萬一盤龍關被敵軍攻破,整個淮州便處於不設防的狀態。相較於定州,我認為淮州的安全更加重要。假如做最壞的打算,定州守不住,那也就是回到兩年前相持的狀態,而一旦淮州被敵軍占據,那會影響到江南各地的安危,我等不得不防。”

或許也有一部分考量,是因為沉默坐在那裡的陸沉。

畢竟眾人都知道他和蕭望之的關係。

在進入下一個議題之前,劉守光看向從始至終都沒有開口過的陸沉,問道:“陸侯意下如何?”

一直在思考的韓忠傑忽地開口說道:“這樣一來,淮州境內豈不是兵力空虛?”

劉守光沒有和他爭論盤龍關能否守住,這顯然不是他們該爭執的問題。

韓忠傑繼續說道:“從織經司提供的情報來看,景國在吞並趙國的戰事中至少動用了三十萬兵力,如今他們又出動了多少人馬?定州那邊就算十萬景軍,靖州這邊頂多三四萬人,也就是說景軍到目前仍然沒有出全力,我覺得慶聿恭的謀算不會這麼簡單。他不斷擴大戰線增加戰場,導致我朝邊軍的兵力逐漸分散,如果這個時候盤龍關失陷,淮州內部兵力空虛,景軍趁機大舉入侵,恐怕整個江北的局勢都會糜爛。”

劉守光繼續說道:“定風道防線失陷,這會讓整個定州北部都處於危險的境地,陛下命我等商討出一個對策,如何在不影響全局的情況下,儘量阻擋景軍南下的腳步。”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