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2【千夫所指】(2 / 2)

九錫 上湯豆苗 4306 字 3個月前

當許太後的語氣發生變化,意味她已經放棄這個不太現實的念想。

同時也意味著登基大典可能會產生一些波瀾。

李宗本對此心知肚明,他忽地輕輕歎了一聲,對著珠簾後麵的婦人說道:“太後,兒臣知道您並非是有意刁難,隻是不忍三弟無法送父皇最後一程。既然如此,兒臣提出一個折中之法,還請太後裁斷。”

許太後眼神微變,點頭道:“你說。”

李宗本斟酌道:“等到父皇大行出殯之日,兒臣會讓人去秋山巷接來三弟,讓他隨出殯隊伍前往皇陵。等父皇的靈柩停入梓宮,兒臣再讓人將三弟送回秋山巷。”

這一刻簾外的君臣二人都察覺到許太後的氣勢鬆弛下來,隨即便聽許太後說道:“如此甚為妥當,便依太子之言。”

李宗本低著頭,眼中波瀾不驚。

片刻過後,李宗本和陸沉離開慈寧殿。

那名三十餘歲的內監帶著一群宮人遠遠跟在後麵。

陸沉回頭看了一眼,問道:“殿下,那位呂少監不知何在?”

李宗本想了想說道:“他在皇陵那裡,將來也會在皇陵守著。”

陸沉不再多言。

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雖然外朝還沒有因為皇權更替發生變動,但宮裡已經先行一步。

故人漸去,新人填補,那位大齊天子曾經留下的痕跡,將會隨著時間的流逝漸漸消失。

李宗本轉頭望著他,愧疚地說道:“今日實為無奈之舉,你莫要介懷。”

介懷何事,兩人心裡都很清楚。

陸沉淡然道:“殿下言重了,其實就算臣不在,殿下也能勸住太後娘娘。”

“終究是有些忐忑,所以才拉上你,不過僅此一例。”

李宗本自嘲地笑了笑,繼而道:“往後孤若有安排,定會提前知會伱。”

“臣不敢當。殿下,臣告退。”

“好。”

君臣二人就此分彆。

李宗本看著陸沉在內監引領下離去的背影,眼神無比深邃。

他靜靜地站著,許久未曾移步,一直到陸沉的身影消失在重重殿宇之中。

……

景朝,大都。

南城有一座恢弘大氣的府邸,乃是常山郡王慶聿恭的宅子。

過往十餘年間,無論何等景廉貴族,哪怕是景帝膝下的皇子們,沒人敢在這座府邸周遭放肆。

大景軍神之名足以震懾所有人。

尤其是平趙之戰結束後,慶聿恭在景朝內部的名望達到頂峰,無數景廉族的年輕人都想投奔至其麾下效力。

當慶聿恭帶著這等光芒領軍南下,絕大多數人都以為他會像往常那般,旗開得勝勢如破竹,一舉摧毀南齊軍隊,為大景一統天下打下堅實的基礎。

然而雍丘大敗的消息傳來,整座大都城陷入一片死寂。

慶聿恭領兵十萬,與南齊邊軍決戰於雍丘城外。

慘敗!

大軍傷亡過半!

損兵折將,失地辱國!

大景立國數十年來最大的慘敗!

死寂之中的大都城,漸漸醞釀出一股洶湧的浪潮。

嚴查此番戰敗的根源,嚴懲罪魁禍首慶聿恭!

輝羅氏、夾穀氏、固特氏等幾大實力雄厚的部族紛紛有人站出來,彈劾慶聿恭的奏章幾乎要堆滿景帝的書房。

而在坊間這股風浪甚囂塵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憤怒地指責和叱罵他們曾經奉若神明的大景軍神。

景廉族民風剽悍,此舉並不稀奇。

然而官府的人尤其是主奏司沒有出現製止,以至於局勢愈演愈烈。

在這樣黑雲蔽日的氣氛中,一群又一群年輕人出現在郡王府周遭,有人甚至當著王府守衛的麵,惡狠狠地朝地上啐出一口唾沫,以此來發泄心中的不滿。

那些王府守衛漠然地看著這些混亂的景象。

囿於慶聿恭的嚴令,他們隻能這般看著,悄然握緊手中的刀柄。

任由怒火在心中堆積。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