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7【一杯濁酒】(1 / 2)

九錫 上湯豆苗 4705 字 1個月前

後宮,永安殿。

寧皇後斜靠在榻上,麵帶微笑地看著女官陪年僅四歲的皇子李道明玩耍。

李道明身為皇長子,被封為延寧郡王,等再過幾年就能晉為親王。

現如今天子膝下隻有一兒兩女,李道明又是皇後所出,幾乎是沒有懸念的太子人選。

“陛下駕到!”

殿外傳來內監的高呼聲。

寧皇後心中一緊,連忙起身,快步向外迎去。

她隻覺得有些奇怪,正常而言天子若是駕臨永安殿,肯定會提前派內監通傳,像今天這樣的狀況還是第一次。

來到殿外,落入寧皇後眼簾的是天子那張無比陰沉的麵龐,這讓她的心猛地懸了起來。

“拜見陛下。”

寧皇後壓下慌亂的情緒,帶著宮女們行禮如儀。

年僅四歲的李道明雙膝跪地,脆生生地說道:“拜見父皇。”

若是換做以往,李宗本肯定會嘉勉皇子幾句,再溫和地讓皇後起身,然而今日他隻留下冷漠的兩個字便直入殿內。

“免了。”

聽到這兩個字,宮女和內監們無不噤若寒蟬,大氣都不敢出。

寧皇後十分疑惑,又有些擔憂,便目視女官讓她帶皇子去偏殿,又命其他人退下,然後才邁步走進殿內。

“陛下,請用茶,這是臣妾讓內侍省備的竹海金茗。”

寧皇後沒有心急,親自為天子斟茶。

李宗本抬手接過茶盞,又放在了案幾上,緩緩道:“韓忠傑敗了,八萬大軍折損過半。”

寧皇後登時怔住。

作為天子的枕邊人,多年來相濡以沫,彼此尊重和信任,她對天子的心思乃是當世最了解的幾人之一。

她知道天子為何要在這個時候推動北伐,又為何要讓韓忠傑掛帥,原本以為一切能順順利利,而且前段時間邊疆傳來的捷報也確實令人振奮,不成想短短十餘天過去,竟然會是這樣的結果。

“陛下,這……怎會如此?”

寧皇後來到榻邊坐下,滿麵憂愁地問著。

李宗本狹長的眼眸中泛起冷厲的光,寒聲道:“你問朕,朕問誰去?”

寧皇後一窒。

成婚六年有餘,她為天子誕下一子一女,儘心儘力幫他打理內宅,如今則是主掌六宮,從來沒有受過他的冷眼。

李宗本似乎沒有察覺到自己的問題,現在的他沉浸在一股極其壓抑且憤怒的情緒中。

最初在禦花園聽聞敗仗噩耗,他滿心驚慌失措,在崇政殿和群臣商議對策的時候,心中的恐慌和不安達到頂峰,因此沒有過多思考就允準了蕭望之的奏請,縱然聽出李景達那句“陛下聖明”裡包含的譏諷,他也沒有當場追究。

因為他沒有麵對這種危難局勢的經驗,如何能做到大山崩於前而麵不改色?

靖州瀕危、江南有患的現實壓在他的心頭,讓他幾乎喘不過氣,就好似一個溺水的人抓到最後一根救命稻草,隻想度過眼前的難關,其他問題隻能暫時擱置。

然而從崇政殿返回後宮的這段路上,李宗本漸漸回過味來,蕭望之的那番分析或許合情合理,但他最主要的目標依舊是幫陸沉爭權!

寧皇後何曾受過這樣的冷遇,她眼眶微紅,忍著悲傷勸慰道:“陛下,事已至此,還請保重龍體。”

“嗬嗬。”

李宗本麵無表情地笑了一聲,繼而道:“朕很好,有這麼多忠臣良將,朕怎會不好呢?”

寧皇後愈發不解。

李宗本便將先前崇政殿那一幕簡略說了一遍,然後沉聲道:“你瞧瞧,這些人多麼懂得見縫插針!好一個不放過任何攬權機會的忠耿之臣,朕就知道他心懷不軌!”

寧皇後眉尖微蹙,她自然知道天子是在說山陽郡公陸沉。

大齊素有後宮不得乾政的規矩,她隻能儘量委婉地說道:“陛下,眼下正是用人之際,且忍耐一些吧。”

“忍耐……忍耐……”

李宗本忽地握住那個茶盞,猛地朝地上砸了下去。

“砰”的一聲,白瓷茶盞四分五裂,外麵聽到動靜的內監麵麵相覷,就連苑玉吉都不敢在這個時候入內,畢竟他臉頰上還有天子留下的掌印。

“陛下息怒。”

寧皇後連忙起身,怯弱地說道:“臣妾不該妄言。”

“與你無關。”

李宗本終究還有幾分理智,他緩緩呼出一口氣,自嘲笑道:“你說的對,朕不忍耐又能如何?韓忠傑和劉守光看來不堪大用,可為將卻不能為帥,朝堂內外滿打滿算隻有兩個半人有能力力挽狂瀾。”

“就算朕沒有讓厲天潤回府養老,他的身體也早已無法指揮高強度的大戰,頂多就是出一些主意。至於蕭望之和陸沉,他們是一條船上的人,用誰都沒有區彆。”

“罷了,如你所說,忍耐一些。”

最後那句話,李宗本幾乎是從牙縫中一個字一個字蹦出來,此刻他臉上的神情極其複雜。

既有憤怒,又有惶恐,還帶著幾分難以言說的怨毒。

寧皇後大抵明白

他的心情,也能理解這種竹籃打水一場空引發的陰暗與絕望,但是從她的角度來看,如果天子沉湎在這種情緒裡,恐怕大齊會出現更加麻煩的問題。

一念及此,她鼓起勇氣說道:“陛下,要是山陽郡公心懷怨望,不肯在這危難之時竭儘全力,那會……”

她雖欲言又止,李宗本卻完全領悟其言深意。

有句話叫做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