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7章 765【請立太子】(2 / 2)

九錫 上湯豆苗 4017 字 3個月前

並非是因為恐懼,而是一股難以言說的亢奮。

他悄悄四下打量,諸皇子、景廉貴族、文武百官乃至那些護衛周遭的合戈武士都飲下了這杯普天同慶酒。

身為全場視線的焦點,天子自然不會漏過。

四皇子忽地呼出一口氣,緊接著便聽到身後的輕咳聲,於是立刻打起精神。

他後麵站著幾名隨從,其中一人始終垂首低眉,身形略顯單薄,正是那

位一直被四皇子保護得很好的中年書生。

那聲輕咳便是出自他口,雖然他隻能看到四皇子的背影,卻仿佛是他肚子裡的蛔蟲,對他的心事了如指掌。

書生在提醒完四皇子之後,同樣在回味方才的那番話。

再聯想到大獵結果出來前的那個賭約,這位貌不驚人的中年男人眼神幽深,似乎略有些失望和悵惘。

便在這時,遠處傳來景帝平和的嗓音:“都坐吧。”

“謝陛下。”

百官行禮如儀。

緊接著便聽內監高聲道:“啟宴!”

今日的宴席彆具一格,每人麵前一張案幾,上麵都是相同的菜式,為景廉族傳承數百年的四道名菜。

隻有景帝麵前的長案上擺著十二道。

在如此和諧的氛圍內,景帝與臣工們聽著雅樂,品鑒美酒美食,倒也頗有意趣。

小半個時辰過後,景帝當先放下杯盞,一直在留心他的文武百官立刻停止動作。

景帝看向右手邊以趙思文為首的文臣們,微笑道:“諸位愛卿,今日如斯盛會,可有佳句華章記之?”

景廉貴族們聞言登時興致缺缺,哪怕是公認文武雙全的慶聿恭,在這方麵亦不擅長,不過他們知道天子推崇齊人文化,這些年不遺餘力在國內大力推行,大都之內便有十餘座同文館,因此沒人出來胡言亂語,隻是暗懷不爽地看著對麵的文臣。

趙思文恭敬地說道:“陛下有命,臣等自當遵從,若論文采斐然,臣遠不及柳尚書。”

他指的是禮部尚書柳元,其人乃是北地文壇大儒,出身於定遠柳氏。

趙思文並非怯場,而是習慣在天子麵前韜光養晦,再加上柳元是朝中公認的詩文大家,素來醉心書禮二字,從來不會爭權奪利,趙思文當然樂於在天子麵前保持一個虛懷若穀的形象,如此方為文臣之首的氣度。

坐在旁邊的禮部尚書柳元緩緩站起來,朝著天子的方向拱手一禮,恭敬地說道:“陛下,臣在大宴之前便有感而發,欲以長文記載我朝此番盛會。不過臣剛剛想到一件事,或許能令盛會更添光彩,故而鬥膽向陛下建言。”

景帝若有所思地看著這個一直以大儒形象示人的老臣,微笑道:“柳尚書但說無妨。”

柳元輕咳一聲,在對麵的景廉貴族以為他要長篇大論之時,他神情莊重地說道:“陛下方才說到大景目前麵對的局勢,臣覺得除了應對外部的敵人,大景內部的穩定同樣重要。陛下英明神武天縱之才,定能讓大景成為這世間最強大的王朝,唯一令臣擔憂者,乃是東宮至今虛位。”

場間肅然一靜。

趙思文強忍震驚,慶聿恭雙眼微眯。

諸皇子更是紛紛低下頭,避免在這個時候引起天子的注意。

景帝卻似笑非笑地看著柳元,悠然道:“繼續說。”

柳元不由得有些緊張,鼓起勇氣說道:“臣深知人微言輕,建言此事未免逾越,然臣身為禮部尚書,又恐有負陛下所托。”

景帝道:“那依柳尚書之見,朕該冊立哪位皇子為東宮太子?”

柳元登時惶恐地說道:“國本之抉理當陛下乾綱獨斷,臣豈敢妄言?”

景帝搖了搖頭,意味深長地說道:“既然儲君關乎國本,眾臣工自然都有建言之權,朕不會怪罪於你。今日百官齊至,又奉天清節之盛會,正是爾等暢所欲言的時候。柳尚書莫非隻是想挑起這個話頭,心中並無成算?”

柳元感知到天子略顯冷峻的目光,心中不免開始後怕,但是他走出這一步便無法回頭,隻能硬著頭皮躬身道:“儲君者,天下之公器,時平則先嫡長,國難則歸有功。若失其宜,海內失望,非社稷之福。”

群臣心思各異,有人情不自禁地看向四皇子海哥。

景帝望著柳元佝僂的身軀,忽地輕聲笑了起來,繼而重複最後那句話。

“非社稷之福……言之有理啊。”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