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6章 924【大廈將傾】(2 / 2)

九錫 上湯豆苗 3950 字 1個月前

眼下殿內的氛圍足以說明,大部分朝臣對此戰沒有信心。

“荒謬!”

京軍驍勇大營主帥李景達挺身而出,厲色道:“瞿尚書,邊軍將士在前線舍命為國,從太康城、高唐城、西冷關、堯山關、清流關、九曲寨到任一戰場,多少大齊兒郎拋頭顱灑熱血,縱然我軍暫時處於劣勢,又怎能卑躬屈膝妄言求和?如此行徑,置江北將士於何地?!”

瞿弘毅唾麵自乾,不卑不亢地說道:“南潯侯,你能篤定我軍必勝?”

李景達毫不猶豫地說道:“當然!”

其言擲地有聲,斬釘截鐵。

瞿弘毅當即反駁道:“不怕一萬隻怕——”

不等他說完,李景達肅然道:“沒有萬一!”

瞿弘毅怔住。

他忽然覺得跟這種人爭論沒有任何意義。

誰不知道李景達早已是陸沉的擁躉,如果大齊囿於局勢向景國求和,身為三軍主帥的陸沉自然要為此負責,到時候李景達說不定也要吃掛落。

瞿弘毅閉嘴不言,兵部左侍郎朱瑞謙皺眉說道:“南潯侯,尋求議和隻是權宜之計,不代表大齊要對景國俯首稱臣,再者朝堂之上乃是講理的地方,你這般胡攪蠻纏是何道理?”

正常而言,李景達是超品侯爵,朱瑞謙隻是正三品,他這樣說話很是不恭,但李景達一直以來給人的印象就不怎麼靠譜,朝中真心尊重他的高官委實不多。

再加上如今因為蕭望之染病休養,陸沉、劉守光、張旭和陳瀾鈺皆在北疆,偌大一個軍事院隻有李景達和沈玉來兩位武勳,後者又基本不對朝政發表看法,導致文官的勢力取得壓倒性的優勢,又有幾人會將一個浪子回頭的李景達放在眼裡?

朱瑞謙之後,又有十餘名文臣相繼出班,從各個角度闡明議和的好處,以及強行支撐可能引發的惡劣後果,幾近於將李景達駁斥得體無完膚。

單論口舌爭辯之能,李景達又怎會是這些人的對手?

“夠了!”

終究還是右相許佐出麵,一聲嗬斥蓋下殿內的喧雜,隻見他濃眉擰如劍鋒,正色道:“這裡是朝會而非菜市口,爾等連朝堂禮儀都忘得一乾二淨?”

群臣這才罷休。

但是通過剛才那番爭論,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朝臣傾向於暫時同景國虛與委蛇,在他們看來隻要景帝願意收兵,大齊付出一點代價又如何?

李景達冷笑不止,他知道朝中風向為何突然轉變,定州局勢再艱難都沒有這樣的影響,畢竟定州身後還有淮州,景軍無法直接威脅到江南。

然而慶聿恭突破靖州西線、大軍直達平陽城外,卻仿佛一把屠刀架在這些江南權貴的頭上。

這幫人平時願意支持邊軍,隻是最怕景軍渡江而下,到時候他們積攢上百年的財富還不得成為景軍的軍資?

朝堂上紛紛擾擾,寧太後卻始終沒有乾涉,這位比陸沉年長兩歲、掌握這個龐大王朝至高權力的女人隻是平靜地看著。

吏部尚書瞿弘毅一時間也摸不清寧太後的想法,隻得再度進言道:“陛下,暫時的退讓雖然不太好看,但是能夠免去邊軍將士的傷亡,也能讓江南各地的民心安定下來,臣相信大齊未來一定可以戰勝強敵,隻是還需要一些時間。”

“瞿尚書,你莫不是把景人當成蠢貨?人家憑什麼要和你議和?你知不知道如果一旦邁出這一步,大齊要付出多少代價?你以為一個定州加靖州大半疆域就能讓景帝滿足?”

李景達臉上浮現真切的怒意,寒聲道:“淮安郡王曾經對我說過一句話,戰場上拿不到優勢,談判的時候隻能任人宰割!”

隻此一言,便讓殿內鴉雀無聲。

左相薛南亭微微點頭,在他準備開口解決這件事的時候,忽有一名內侍省都知上殿稟報,有邊疆八百裡快馬送來緊急軍情。

寧太後鎮定地說道:“宣。”

不多時,一名校尉神情凝重地走進崇政殿,在寧太後、天子李道明以及滿朝文武的注視下,他急促又簡潔地說道:“啟奏陛下,景國皇帝於十月十八日,親率大軍十餘萬從河洛南下,一路前往藤縣一帶,意欲攻占我朝江北三州交界之處,兵鋒直指定州和淮州腹心之地!”

一陣死寂。

繼而沸騰。

絕大多數朝臣臉上泛起濃重的驚恐之色。

大齊危矣!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