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1章 939【視死忽如歸】(1 / 2)

九錫 上湯豆苗 4031 字 1個月前

魚鱗陣的弱點在於尾部,景帝對此了如指掌,布下此陣的陸沉又怎會不知

當那支隱忍待命的景軍騎兵萬人隊終於亮出獠牙,於戰場西方奔襲前行,陸沉一眼便看穿對方的意圖。

從目前的局勢來看,景軍已經逐漸占據上風,正在將這種優勢轉化成最後的勝勢。

“你比我想象得更有耐心,在這種時候依然如此謹慎,難怪慶聿恭這麼多年一直被你壓製。”

陸沉默念自語,在飛羽軍艱難求生、齊軍步卒陷入劣勢的情況下,景帝依然一板一眼有條不紊,沒有倉促動用他的殺手鐧,如此沉穩的人物當世罕見,至少在以前的戰事中,從來沒有一名景軍主帥給陸沉施加這麼大的壓力。

包括當年雍丘城外的慶聿恭。

冷靜二字說來簡單,真正做起來千難萬難。

尤其是陸沉身為景國最大的威脅,在有可能解決他的時候,景帝竟然可以壓製住心中的衝動,沒有一股腦地丟出手中的籌碼,反而像一名心誌堅韌如鐵的獵人,不慌不忙地使用添油戰術,一點點逼出陸沉的後手。

直到陸沉再也沒有逆轉局勢的可能,他才會傾儘全力。

單論這一戰的過程,景帝便可稱得上當世名將,決不在慶聿恭之下。

好在陸沉為此戰籌謀半年,這半年裡他不斷收集景帝的情報,將景帝視作此生最強的對手,研究他二十多年來每一道政令每一次出手,甚至夢裡都在推演對方的戰術風格。

這些過往在陸沉腦海中一閃而過,他看了一眼遠方的定北軍,隨即朗聲道:“傳令,廣陵軍前往左翼布防,盤龍軍前往右翼布防,奉福、汝陰、鎮威三軍且戰且退,引敵深入。”

王駿等人立刻應下。

隨著陸沉的命令傳開,齊軍的整體陣型開始發生變化,兩翼朝外伸展,正前方奉福等三軍不斷收攏,從最開始細長的緊湊逐漸變成向兩側拉伸。

這個變化並不顯眼,至少率領萬騎南下的阿裡合永濟無法看到。

開戰不久,景帝便密令永濟積蓄實力,在關鍵時刻殺進齊軍的尾部。

目標固然清晰,永濟卻不會魯莽硬來,因為他已經看到那支同樣隱忍多時的定北軍開始集結,看樣子似乎是要前來攔截。

永濟不願輕易暴露自己的目的,故而率領麾下騎兵繼續向西迂回。

和東邊戰場上兩軍騎兵的慘烈廝殺相比,西側的兩支騎兵顯得格外謹慎。

永濟有意遮掩,李承恩不慌不忙,在他們的率領下,兩支騎兵展開一場遊魚般的纏鬥。

兩軍從始至終沒有近距離接觸,隻比拚騎射之術和紀律性,在漫天箭雨往來之間,兩軍每每將要接近的時候又會立刻分開。

隨著時間的推移,永濟漸漸感到詫異,他很清楚自己麾下這一萬騎兵的實力,堪稱天子親軍之中的佼佼者,幾乎每一名騎兵都經過甄選,各方麵能力都稱得上優秀,所以才會被天子留作殺手鐧。

然而對麵的定北軍截至目前的表現毫不遜色,無論控馬、騎射、隊形都和景軍不相上下。

簡而言之,這支定北軍的實力居然還在飛羽軍之上!

永濟並非無知小兒,這個判斷讓他心中隱隱憂慮,因為南齊陸沉居然在擁有此等強軍的前提下,極其冷血地坐視飛羽軍死傷慘重,這說明他一定另有所圖。

隻不過這時候永濟不可能打道回府,他看向遠方的齊軍本陣,又望向交錯而過被甩到身後的定北軍,咬牙道:“向前!”

通過一段時間眼花繚亂的穿插迂回,景軍騎兵終於找到最好的時機,在永濟的率領下猛然加速,徑直撲向南方。

而定北軍被他們調動到完全相反的方向,且一時間無法立刻掉頭轉向。

凜凜寒風之中,永濟心頭一片火熱,甚至嘴唇情不自禁地微微顫抖,因為麵前一片坦途,沒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擋他前往齊軍的後陣!

這一刻他腦海中浮現當年那段往事,南齊楊光遠初出茅廬便率千騎長途奔襲,於萬軍之中殺死他的祖父,以此鑄就驚世威名。

今天他便要親手洗刷這段恥辱,踏破齊軍最薄弱的後陣,將陸沉斬於刀下!

近萬輕騎卷起漫天飛塵,極速殺向齊軍的尾部!

與此同時,在東邊的戰場上,殺出一條血路的飛羽軍且戰且退,無比艱難地向南前行,兩支景軍騎兵緊追不舍。

單論戰損,其實景軍沒有占到多少便宜,因為飛羽軍一開始便重創了阿速該部,後續的廝殺中也沒有潰亂,從始至終保持著旺盛的戰意。

塞蒲裡望著前方越來越狼狽的飛羽軍,腰側傷口的疼痛不斷傳來,愈發刺激得他麵色凶狠,這個時候除了景帝之外,沒有人能阻攔他追殺齊軍。在他的引領下,景軍騎兵死死咬著飛羽軍的尾巴,不斷接近齊軍右翼。

阿速該並未阻攔,因為他已經判斷出當下的局勢,齊軍正陷入己方的絞殺大陣。

尤其是得知永濟率兵奔襲齊軍後陣,阿速該終於壓下心中那抹猶豫,與塞蒲裡一道領兵展開衝鋒。

他知道飛羽軍想要退入齊軍大陣之內,讓步卒接應掩護,從而贏得一線生機。

既然如此,他們就要順勢而入,借助飛羽軍敗退之勢,直接衝垮齊軍右翼!

對於齊軍而言,這場大戰已經來到最危險的時刻。

景軍陣地,天子華蓋之下,從傳旨命永濟領兵出擊那一刻就始終站著的景帝眺望前方,饒是他心誌堅韌異於常人,此刻心跳也不斷加快。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