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1章 949【大捷!】(1 / 2)

九錫 上湯豆苗 4404 字 1個月前

第951章949【大捷!】

在慶聿恭收到雷澤之戰的結果、決意出城尋求決戰的時候,靖州北線的局勢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因為有慶聿恭提前留下的軍令,當得知景帝駕崩於雷澤平原、十餘萬主力幾近全軍覆沒、陸沉正率軍殺來,留在西風原的滅骨地即便萬般悲痛,也隻能遵照慶聿恭的叮囑行事,立刻調動留守各軍往北撤退。

滅骨地做出這個決定非常不容易。

南邊五百餘裡就是金沙城,他確實能趕在陸沉到來之前南下救援慶聿恭,但是這樣做的後果就是將西路軍最後的六萬多人送入齊軍的口袋。

要知道靖州北線還有劉守光和張旭統率的兵馬,先前隻是被滅骨地領兵盯住,慶聿恭才能心無旁騖地一路往南。

如今陸沉攜大勝之威揮軍西進,很快就能和靖州兵馬彙合,滅骨地若敢南下,定然會被陸沉截斷後路,困死在靖州腹地。

身為慶聿恭的左膀右臂,滅骨地深知自己肩上的擔子有多重,值此天子駕崩之際,他和奚烈必須將慶聿氏的嫡係兵馬帶回去,幫助永平郡主控製大局。

故此,景軍倉惶北撤。

提前得到陸沉知會的劉守光和張旭派兵攔截追擊,但是滅骨地退得太過堅決,除了西冷關的數千景軍被靖州軍攔下來,餘者將近六萬人總算是在陸沉率軍趕來前,退回到北方的桐柏一線。

這宣告景軍西路軍的戰略意圖悉數落空,西冷關、高唐城、杞柳城、嚴武城及靖州西部的大片疆域重新回到齊軍手中。

十二月初三,午後。

雍丘城外,旗幟招展。

靖州大都督劉守光和京軍武威大營主帥張旭站於道旁,身後是數十名文官武將。

齊景國戰進行至今,這兩位主帥的表現乏善可陳,劉守光好歹還親身參與了最初的太康之戰,張旭則是從頭到尾處在一個比較尷尬的位置。

太康之戰,他負責在靖州東線誘敵,沒有拿到實打實的戰功,再之後便是鎮守太康城,和劉守光一起成為吸引景軍西路軍部分兵力的誘餌。

劉守光對此倒是沒有怨望之心,隻要大齊能取得最後的勝利,他不介意做一個木偶塑像,隻是身邊這位軍務大臣恐怕心裡會有些不舒服。

“咳咳……”

看了一眼遠方逐漸進入視線的定州各軍,劉守光輕聲道:“張侯,郡王這次真是良苦用心,若非他籌謀得當逆勢而行,我軍如何能取得如此偉大的勝果”

張旭微露崇敬,點頭道:“大都督所言極是,前日收到戰報的時候,我簡直不敢置信,堂堂景帝竟然死在戰場上,這樣的戰績堪稱前無古人。幸虧大齊有郡王扶保江山,可謂天佑國朝。”

劉守光心中微動,張旭這番表態顯然是聽懂了他的暗示,但是總覺得哪裡不太對勁,隻不過他並非精擅人心曲折之人,聞言也不好說的過於露骨。

閒談之間,定州各軍越來越近,遠處那杆王旗也漸漸清晰可見。

當先而來的是雄姿英發的定北騎兵,軍容嚴整氣勢剽悍,令一眾靖州軍將領眼熱不已。

緊隨其後的便是眾人在戰報中得知的火器營。

看著那一排排昂首挺胸扛著火槍的銳卒,一輛輛馬車上露出來的破軍炮,劉守光情不自禁地讚歎道:“如此神器,堪為大齊之福!”

“是啊!聽說景帝便是死在破軍炮之下!”

“王爺威武!”

“看得我心裡癢癢的,不知王爺會不會分幾門破軍炮給我們陽翟軍”

“你少做夢,要分也是也分給我們安平軍!”

一陣喧鬨。

劉守光和張旭並未阻止,因為其實他們心裡也很癢……

火器營之後便是組合成軍的重甲步卒,即幾次臨危受命逆轉大局的長刀軍,如今陸沉將他們重整為一軍,恢複他們本該有的名字。

陌刀軍!

那杆迎風招展的王旗終於抵達,旗下一位年輕的主帥身披輕甲,微笑朝道旁眾人看來。

劉守光立刻上前,單膝跪地,大禮道:“恭迎王爺!”

張旭及其他官員將領整齊劃一地行禮道:“恭迎王爺!”

數千名出城迎接的大齊將士齊聲怒吼道:“恭迎王爺!”

“免禮!”

陸沉一躍下馬,親自將劉守光和張旭扶起來,感慨道:“二位雖未親身上陣,但是坐鎮雍丘太康一線,既切斷了景軍西路軍和中路主力的聯係,又牽製住慶聿恭麾下的大量兵馬,讓他孤軍深入首尾無法兼顧,這便是大功一件。”

劉守光原本有些擔心——不是怕自己麵上無光,是擔心陸沉立下這等驚世之功便目中無人。

如今見陸沉一如以往,不由得真心實意地說道:“王爺折煞我等,此番若非王爺以擎天之手誅景帝滅景軍,大齊或有傾覆之憂。和王爺的功勞相比,我等的微末之功委實不值一提。”

“老劉,大家的功勞雖有大小之彆,報國之心卻沒有高低之分。”

陸沉淡然一笑,又看向張旭道:“張侯,如今景軍殘部北逃,慶聿恭被榮國公所困,想來過兩日就能收到南邊的捷報。接下來我軍要一鼓作氣收複舊都,輪到你一展胸中抱負了。”

張旭的心情有些複雜,誰都能看出來如今陸沉在大齊軍中的地位無人可以動搖,他本以為自己會被打入冷宮,與麾下將士乾一些打掃戰場的活,不成想陸沉如此爽快,當著所有人的麵便委以重任。

一念及此,他躬身行禮道:“張旭願為王爺馬前卒!”

“好。”

陸沉又與前來迎接的一眾人等頷首致意,朗聲道:“入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