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1章959【斷舍離】
午後,皇宮內的廝殺終於平息,但是要處理的問題仍舊不計其數。
慶聿懷瑾以攝政王的名義發出第一道旨意,任命陀滿烏魯為九門提督,霍域等五名分彆來自其他五姓的大將為副提督,共掌都城防務,並在城內持續清掃忠於皇族的力量。
她又任命出身於夏山軍的解列為宮衛統領,率麾下五千餘人鎮守皇宮。
大慶殿偏殿,獨吉等五姓貴族的代表安然高坐,看著慶聿懷瑾條理清晰地發號施令,不由得感慨不已。
在過去大半年的時間裡,他們願意和慶聿懷瑾共商大事,更多是看在慶聿氏的麵子上,不代表他們對這位年輕的郡主如何敬服,但是從昨夜到現在,慶聿懷瑾長久的籌謀終於收獲豐厚的成果,她策劃了一場幾近無懈可擊的政變。
尤其是那幾位成年皇子親王的暴斃,瞬間讓成事的可能性大大提高,讓阿裡合氏除了一個被困在宮裡的太子,沒人能豎起大旗一呼百應。
三千蒼人勇士的出現更成為壓垮合紮武士的一記殺招。
此刻他們親眼目睹,在慶聿懷瑾的調度下,混亂不堪的局勢變得清晰起來。
到黃昏時分,大都雖然依舊全城戒嚴,空氣中依舊彌漫著濃重的血腥氣,但是大局逐漸平複,意味著六姓勢力完全掌握了這座都城。
“殿下真是天賦奇才。”
定白氏族老善雲情不自禁地稱讚。
慶聿懷瑾溫言道:“這要多謝各位長輩的信賴和幫助,否則我也做不成這麼多大事。”
眾人皆笑。
獨吉意味深長地說道:“殿下,真要保留阿裡合氏的皇位”
“既然要推行六王議政,這就是最好的選擇。”
慶聿懷瑾迎著眾人的注視,坦然道:“四十多年前,我們景廉人沒有立國,那時候便是各大部族的頭人在一起商議大事,如今隻是重啟祖製罷了。保留阿裡合氏的皇位,一方麵可以儘量減輕國內的動蕩,另一方麵也避免我們再起內鬥,畢竟烏岩死前那番話也有道理。如果讓我們當中的任何一家獨掌大權,難保不會成為第二個阿裡合氏。”
徒單歎道:“殿下單憑這份坦蕩磊落的胸懷,就要勝過歡都那個獨夫太多。”
慶聿懷瑾沒有接過這個話頭。
眾人唏噓一陣,獨吉又道:“殿下,王爺他真的……”
慶聿懷瑾眼中飄過一抹哀色,沉默片刻後說道:“若非父王留下絕筆信,我不會決然走上這條路。那人雖然死在戰場上,但是他不會讓我父王活著回來。”
“哎。”
徒單重重歎了一聲。
慶聿懷瑾平複心情,岔開話題道:“我已經讓滅骨地將軍和奚烈將軍領兵返回,與此同時,善陽大頭人會繼續留守河南路境內,總不能任由齊軍一路北上。至於溫古孫大頭人那邊,還要請徒單老爺子親自走一趟。目前隻有他還處在猶豫之中,請你轉告他,我給他準備了親王之位,六王議政並非虛言。”
徒單點頭道:“殿下放心,溫古孫是我親兄長,如今大局已定,他不會犯糊塗。”
今日在場六人,分彆代表著當下大景內部六個最強大的部族。
除慶聿懷瑾之外,輝羅氏的獨吉、準土穀氏的石苦古、定白氏的善陽和善雲、通裕氏的唐括都能代表各自部族,唯一還沒有明確表態的就是在南邊領兵的回特氏大頭人溫古孫,但是徒單作為回特氏的二號人物,既然他已經參與這場政變,溫古孫自然也沒有其他的選擇。
眾人又商議片刻,然後便在各家親兵的簇擁中離開。
慶聿懷瑾起身走向相鄰的角房,身後一名親隨低聲說道:“殿下,交魯已死,田玨還活著,要如何處置”
“他若肯說出主奏司的所有秘密,留他一條全屍,若不然就淩遲處死。告訴他,認清大局才是智者所為,那些躲在暗處的密探沒有能力逆天改命。”
“是!”
慶聿懷瑾腳步不停,來到那些戰戰兢兢的文臣麵前。
她逐一看過去,最後停在尚書令趙思文的臉上,平靜地說道:“你們有兩個選擇,要麼去給先帝和廢太子殉葬,我會立刻提拔一批人頂替你們的職位。要麼安安分分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安撫好
在一眾虎狼精銳的虎視眈眈下,趙思文顫顫巍巍地行禮道:“臣願為攝政王殿下效命。”
“臣等願意效命!”
看著這群卑躬屈膝的文臣,慶聿懷瑾清冷的眼眸中浮現一抹厭憎,最終還是克製地說道:“去辦事吧。從明日開始,我和其他五姓的代表每天上午會在偏殿議事,你們也來參加。”
“臣遵旨!”
又是整齊劃一的行禮。
慶聿懷瑾不再多言,轉身離去。
入夜之後,在上千名忠心部屬的護衛下,她回到已經肅清所有敵人、守衛極其森嚴的常山郡王府。
安撫完母親和家中長輩,她拖著疲憊的身軀走向錦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