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3章 961【長纓在手】(1 / 2)

九錫 上湯豆苗 4203 字 1個月前

第963章961【長纓在手】

在過去一個多月的時間裡,景軍的整體表現可以用一潰千裡來形容。

雷澤平原和平陽城外兩場大戰,景軍直接損失將近十五萬兵力,而在之前將近一年和之後一個多月的戰事裡,景軍攏共折損兵馬超過十萬人。

換而言之,景軍從當初南下之時接近五十萬兵馬,迄今已經累計損失超過一半。

這種情況下他們隻能一路敗退。

西線不必贅述,東線兩支大軍的處境同樣堪憂。

溫古孫麾下的兵馬始終啃不下堯山關和清流關,在得知景帝駕崩的消息後,他便連忙率軍後撤,沿著安縣和深澤城一路往西,卻沒有直接進入河洛城,而是派出一萬多普通步卒入城,他則率領五萬人繼續往北。

這個時候他考慮的不是死守河洛,而是儘可能保全麾下的精銳。

與此同時,進攻定州北部的那路景軍在主帥善陽的指揮下,以令人震驚的速度直接撤回河南路境內。

在這兩路景軍會師不久後,第三支兵馬從南方而來,領軍主帥乃是滅骨地,他還有兩位副手奚烈和術不列,麾下乃是艱難存活的夏山軍和防城軍,這都是慶聿氏在軍中的火種。

溫古孫和善陽終於得知西路軍的境況。

當他們從滅骨地口中聽到西路軍覆滅、慶聿恭及古裡甲等統兵大將戰死沙場的噩耗,因為三軍會師還有將近二十萬兵力而升起的抵抗意誌,瞬間如烈日下的冰雪快速消融。

他們手裡的兵馬是景國最後的希望,一旦折損在戰場上,大景便會陷入亡國之危。

當北方傳來景廉六姓發動政變、太子烏岩和諸皇子親王全部暴亡的消息,在滅骨地和善陽幾近明示的表態下,溫古孫隻能放棄最後的幻想。

在國內動蕩不安、齊軍氣勢如虹的當下,他們能夠守住涇河南岸的渭南路和河南路這兩塊地盤,便是大功一件。

然而……能守住嗎

滅骨地等三人心中都沒有底氣,而且這個時候他必須要讓奚烈帶著四萬兵馬返回大都,幫慶聿懷瑾穩定國內局勢。

至此,他們實際上已經放棄河洛城,以及城內的兩萬景軍。

距離年節隻有兩天,河洛城內彌漫著絕望壓抑的氛圍。

城外是連綿成片的齊軍營寨。

西麵,京軍金吾大營主帥陳瀾鈺領兵兩萬餘殺到。

北麵,陸沉麾下兩員大將裴邃和段作章,率領久經戰火淬煉的鎮北軍和來安軍,一邊進逼河洛北城,一邊放出大量遊騎斥候,防備逃往北方的景軍殺一個回馬槍。

東麵,京軍武威大營主帥張旭領兵兩萬餘躍躍欲試。

南麵,大齊淮安郡王陸沉親率六萬精兵穩步推進。

這是一場沒有任何懸念的決戰。

正常情況下,依靠河洛城雄偉堅固的城防體係,加上城內堆積如山的糧草,兩萬景軍足以堅守幾個月之久,若是城內萬眾一心,這座孤城甚至能屹立一年以上。

從古到今的戰爭史上,這樣的例子並不罕見。

然而景軍並不具備這樣的條件。

景帝和慶聿恭相繼殞命,將帥成批陣亡,二十餘萬大軍葬身沙場,滅骨地、溫古孫和善陽三位僅存的主帥猶如喪家之犬狼狽逃走,這些因素足以摧毀河洛守軍的意誌。

城內的局勢同樣對景軍極其不利。

那些門閥世族和高官權貴當然不想看到齊軍入城,他們都已經知曉南邊發生的事情,齊軍每到一地就會展開清算,而他們投效景人助紂為虐,仗著景廉人的兵鋒欺壓奴役普通齊人,落到陸沉手裡定然生不如死,所以他們在這一刻表現得極其團結且忠心,幾乎不遺餘力地支持景軍堅守。

可是城內占據絕對多數的百姓不會這樣想。

他們依然記得很多年前,陸沉曾率軍奇襲河洛,破城之後對百姓秋毫無犯,隻是狠狠收拾了一通那些為虎作倀的巨戶,殺了不少橫行霸道無惡不作的權貴士紳。

對於這些飽受景廉人和投敵權貴蹂躪的普通人來說,如何選擇顯然非常簡單。

這便是民心所向。

大齊永寧二年,元月初五。

齊軍圍城僅僅七天,在潛伏城內的織經司密探鼓動之下,城內百姓堅持不配合士氣跌落到穀底的景軍,而城外大軍憑借勢不可擋的氣勢,同時登上河洛南麵和北麵的城牆。

就此破城。

經過一天一夜的絞殺和肅清,初六正午時分,齊軍已經控製全城,大齊的旗幟重新飄揚在河洛城頭。

午時二刻,王旗入城。

河洛城內萬人空巷,百姓們夾道歡呼,迎接這些年為他們拚死血戰的王師。

最先出現在他們視線中的便是李承恩精挑細選的三千定北騎兵。

望著一匹匹堪稱神駿的高頭大馬,還有馬上魁梧勇猛的騎士,人群中陡然爆發一陣陣喝彩。

尤其是這些騎士不像景廉人那般趾高氣揚,臉上都帶著親切和煦的笑容,其中還有一些年輕的家夥麵帶羞澀,河洛百姓們更是驀然生出感動的情緒。

“這是我們的騎兵!”不知是誰喊了一聲,迅速得到其他人的呼應,猶如颶風一般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