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當真忠心耿耿,嗬嗬……(1 / 2)

我嶽父是朱元璋 悠小淘 2975 字 10個月前

首先“報中”,即開中商人按戶部榜文所示項目,把物資運到邊防戍所,然後取得鹽引。

其次“守支”,即商人領取鹽引後,按規定去指定鹽場守候支鹽。

最後“市易”,即商人支取鹽後,再按引文規定,到指定地區銷售。

從報中到守支,再到市易,完美地構成了“開中法”的全過程。

一乾大明文武重臣聽了半天這才反應過來。

瞬間對於那位太子殿下的好腦子又多了幾分的敬佩之意。

要知道,西北邊陲如今也才被大明收回不久。邊陲之地尚有戰亂頻頻。

北元殘餘時不時還會南下刷一下存在感。

可以說,西北邊陲的那些鹽田,如今也才不過剛剛進了大明的口袋,都還沒來得及產生效益。

現在倒好,直接就將那些鹽田變成了誘惑那些貪利的商賈之士的鉤子。

江南原本就是大明的主要糧食產地。這裡的糧食價格低廉。

而鹽業之利,這可是令所有人都眼饞的利益。

而現如今,上位就這麼痛痛快快地給了那些商賈。

頓時就有大臣不樂意了,覺得自己打了一輩子的仗。

如今過的日子,也就是比過去好點。

憑什麼這麼大的利益由著那些商賈去賺取?

很快,就有大臣站了出來表示反對。

當然,大家也不傻,肯定不會直接說自己饞這鹽業之利。

而是一副憂國憂民,為君分憂的架勢,向老朱進言。

認為這麼搞的話,讓那些商賈得益,何不如何由朝廷來操持此事。

左手也是朝廷,右手還是朝廷,總之講究一個肥水不落外人田。

如果一來,不但能夠讓朝廷的稅賦得到了增長。

而且還能夠繼續抑製商賈之士,讓他們甭想從朝廷身上撈到一個銅板的便宜。

看到這些人站了出來之後振振有詞慷慨激昂的臣工。

老朱的嘴角,揚起了一個古怪的弧度。

倘若是當年老朱才剛剛立國之時,興許他真會覺得這些大臣。

真的是憂國憂民,願意為君分憂。

可是經過了這十來年跟這幫子臣工打交道。

他已然很清楚這幫子人到底是什麼,口中說著冠冕堂皇的話,卻賺著最臟最黑心的利益。

。。。

隻不過老朱卻沒有第一時間製止。

而是悠哉地繼續在禦案後方喝茶傾聽,靜靜地看著這些臣工們聲嘶力竭的表演。

而一旁,李善長這位老太師眼光何等老辣,早早就看穿了老朱這位上位者的心思。

可是偏偏他卻實在不好當著上位的麵提醒這些徒子徒孫。

隻能無可奈何地站在一旁垂眉閉目,仿佛在入定一般。

武臣之中,亦是有幾位功勳之臣也站了出來,開口附和不已。

直到這個時候,老朱眼皮一翻,目光如刀,嘴角卻猶自微微揚起。

隻是那笑容,越發地顯得瘮人。

方才還有幾位躍躍欲試的臣子,看到了老朱的表情之後。

都不由得心中一悸,紛紛垂眉俯首。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