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人在京師,名在上海(1 / 2)

我嶽父是朱元璋 悠小淘 2769 字 10個月前

回到了上海縣的常升,都有點快認不出這片曾經規劃好的工業園區。

之前那些荒蕪的地麵,如今已然被規劃得整整齊齊。

一橦橦的廠房,已然拔地而起。這裡的房屋,不再是過去的木質結構。

而采取的正是磚石水泥興建起來的廠房。

紡織廠,造紙廠,印刷廠,罐頭製品廠都集中在這片區域。

至於水泥廠,磚瓦廠,煉焦廠,鋼鐵廠這些汙染較重的企業,則是在另外一處劃出來的工業園區。

現如今,兩座工業園區之間,已然鋪設上了那堅固耐用的水泥路麵。

往來皆是絡繹不絕的車馬與腳步匆匆的行人以及工人。

王縣丞、張縣尉則恭敬而又乖巧地站在一旁,等到常升詢問相關的問題之時,就會第一時間站出來作答。

在更後邊一點,則是那些各個工廠的廠長、經理,大家也很緊張,生怕這段時間做出來的成績讓常二公子不滿意。

常升當時突然離開上海縣,不僅僅上海縣官吏,就連鬆江府都為之一震。

畢竟常升的舉動,已然違反了大明律,地方官擅自離開轄地,掉腦袋屬於是常規操作。

可結果,常升離開之後不過數日,就在鬆江府的趙知府都不知道該不該向朝廷彈劾常二郎擅離職守之際。

就收到了從京師傳來的消息,說是常升這小子無故離開轄地之後。

便星夜兼程,趕往京師獻藥,救下了性命垂危,奄奄一息的皇後娘娘。

這個消息,讓鬆江府以及上海縣官吏都吃驚地眼珠子落了一地。

常二郎啥時候變成神醫了?

不過好在,既然常二郎立下了大功勞,想來朝廷定然不會追究他離開轄地這樣的失職瀆職之罪。

但問題是,鬆江府各地因為上海縣大興土木,建設工廠,從鬆江府各地方招攬了大量的人口。

這讓各地方官吏都很不爽,而且還不光鬆江府,就連北麵的蘇州府,還有南邊的嘉興府、杭州府都受波及。

嘉興、杭州、蘇州三府知府都紛紛向鬆江府發出了公函。

意思就是你鬆江府到底能不能管得了上海縣的過分行為?

如果你管不了,那麼就彆怪大家不顧念同為官場一份子,大夥集體向朝廷彈劾。

結果沒有料想的是,鬆江府那邊的趙知府收到了那些公函之後,甚是頭大。

正準備親自修書一封給常二郎,讓這小子收斂一點不要太過分的當口。

京師那邊又一次傳來了一個令所有人驚掉下巴的消息。

天子巡幸紫金山,太子妃車駕座騎受驚,又是常二郎奮不顧身。

營救下了太子妃與皇長孫朱雄英,之後自己更是差點身死。

好在這小子運氣賊好,居然沒有摔到崖下變成肉泥,而是掛在樹上,僅僅隻是受了點傷。

這樣的功勞,再一次令鬆江府官吏齊齊默然。

趙知府默默地將自己那封親筆書信給撕掉扔進了廢紙簍。

然後又洋洋灑灑地寫下了一封對於上海縣常縣令充滿關懷與親切的慰問信。

之後,又給那些前來興師問罪的諸府知府也都一一回函。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