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回程(1 / 2)

我嶽父是朱元璋 悠小淘 2698 字 10個月前

常二郎這位上海縣的話事人即將要趕回上海縣。

但是,奉命主持幫助倭國王子行悟平定扶桑國內亂的太子朱標則沒有離開。

原因就是,太子妃常氏再一次懷上了身孕,太子殿下怎麼也得多陪一陪自己的媳婦。

常二郎在臨離開之前也去探望了自己的親姐,順便對太子殿下的能力表達了佩服。

看來,自己這位剛剛成親的年輕人,還需要繼續努力才是,爭取早日為老常家開枝散葉。

不過在離開之前,常二郎還有不少的事情要做,第一件事情,那就是拉股東。

在他即將離開京師的前一天,常二郎幾乎邀請到了所有相熟的紈絝子弟。

之前有不少人,因為不怎麼相信常老二會懂得經營和治理百姓,所以沒有前往上海投資。

結果錯失了前期的一波巨大收益,令無數紈絝子弟捶胸頓足之餘,還被自己的長輩狠狠地收拾。

之後雖然他們也趕去進行了各種投資,但是收益則遠遠比不上吃到了肉的那幫。

而常二郎此刻正在屋內侃侃而談,告訴這票弟兄,什麼是銀行,銀行怎麼賺錢。

而且這個時代,存錢的業務不僅僅不支付利息,甚至還要向商賈收取一筆費用。

就類似於保管的費用,這也是常二郎與那些一乾商賈的頭頭腦腦商議過之後得出的結論。

畢竟這年頭,願意拿來存儲的,十有八九是貴重金屬,要麼就是銅錢。

至於寶鈔那玩意,拿來存,嗬嗬,那不是搞笑還是嘛?

至於貸款,貸款貸出去的,要麼是銅錢,要麼就是銀票和金票。

雖然前期都隻能局限於上海縣境內使用,但是由於上海縣境內的商貿往來,經營活動十分繁榮。

所以那些商賈之士,非但不會介意,甚至會很樂意地使用這些金票與銀票來作為大宗商品的交易貨幣。

常二郎這麼做的原因,當然就是意圖利用銀行業,將那社會上流動的那些貴重金屬吸納到銀行來。

等到那些商賈都已經習慣用金、銀票來進行貨物貿易之後。

銀行網點將會繼續擴張,直到遍布整個鬆江府,甚至是整個直隸。

。。。

最終,經過常二郎的三寸不爛之舌,再加上一乾王公勳貴有了前車之鑒。

所以這一次,所有人都慷慨解囊,一次就讓常二郎籌措到了價值五六萬兩白銀的金銀。

雖然這點貴金屬放到明末,一位富庶之地的財主都能夠從兜裡邊掏出這麼多來。

但是這是在明初,每年的銀課不超過兩萬兩的大明初年,能夠籌措到這麼多,已經說明常二郎的號召力很恐怖了。

隻不過這麼一來,常二郎就不得不再增加前往上海縣的行李。

畢竟那麼多的黃白之物,哪怕是他力能舉鼎,可是舉不動五六萬兩黃白之物。

隻不過,押送這些行李的重任,常升直接就委托給了自己的心腹常威。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