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占據了這長崎港之後,李文忠做的第一件事情那就是讓徐行悟派出了信使,前往九州島各地,去說服那些島上的豪族,讓他們臣服。
另外就是,大興土木,爭取將這九州島長崎港,打造著一座屹立不倒,進可攻,退可守的堅固性橋頭堡。
隨著李文忠抵達了長崎港之後的第十天,一支數量龐大的海上運輸船隊,就已然抵達長崎港。
不但運來了技術工人,同時還運輸來了大量的原材料,以及大量的糧食。
有了糧食,就能夠在當地大量地招募大量的勞力來建設港口,修建永固性工事。
要知道,這些扶桑島上的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之苦逼,那可不是一般的苦逼。
在扶桑國的那些上層貴族的號召之下,吃不到肉是常態,而且那些老百姓更不敢吃用於農業生產的牛和軍事資源的馬,用於狩獵和看門的狗以及抓老鼠的貓也不能吃。
想要吃上一口肉,除了雞這種家禽之外,就隻能去山上打獵,獵取野雞、野鳥、兔子(古代扶桑人把兔子當鳥可以吃)、野豬、鹿、羚羊、貉之類的野味。
不過這些獵物,都會被有錢人給買走,或者是征收,下層的老百姓甚至連白米飯都是奢侈品。
他們吃得最多的是小米和稗穀,還有一種很糙的紅米,這些就是下層老百姓的主食。
隻吃米飯這樣的人群,那都是稍微有些地位的人才能辦到的,比如中級武士往上或者大商人。
就算是下級武士,主要也就是喝點野菜粥啥的,當然煮粥用的自然是大米而不是賤民吃的小米和稗穀。
而大明的海船運來的大米,直接用大米作為薪酬來招募工人。直接就在長崎港掀起了一場打工熱。
哪怕是那些下級武士,還有那些各大商行聘請的保鏢,都紛紛撲向工地,就隻為了能夠每天吃上大米。
看著就在碼頭附近,密密麻麻工作的那些扶桑人,看著他們如牛似馬的奮力勞作,李文忠也不禁有些哭笑不得。
一開始,李文忠覺得這特麼不是開玩笑嗎?在大明,你招個工人,即便地主家的佃戶,平均下來,一天也得有二三十個銅板。
差不多夠買一鬥大米,那就是六斤米。而現在,隻要來這工地上打工的,每天管飽飯之外,還可以領兩斤大米回家。
這特麼的……李文忠覺得自己其實心已經夠黑,沒想到這幫子奸商的心肝簡直已經黑到發光。
可問題是,光看這些扶桑國老百姓打工的積極性,就好像他們才是賺上了大便宜的人一般。
不過好在,常二郎這個跟自己好兒子李景隆斬雞頭燒黃紙的小兔崽子來信裡邊,仔細地講過這個問題。
解釋了這些扶桑國人對於吃大米的執念,以及那些奸商這麼做,主要也就是受到了他的啟發。
神特麼的啟動,李文忠覺得這百分之一百就是這常老二慫恿的才對。
不過話說回來,既然那些扶桑國人樂意,難道自己還要跳出來反對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