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峰將他手機拿過來,說:“那手機我幫你保管,你在家好好休息。”
李青河一個鯉魚打挺直接從沙發上起身道:“其實,也不是很累,我還是跟著你們一起去吧。”
到了外麵濱江路,一路往上,就是一個偌大的廣場。
跟上次來的時候不一樣。
如今的廣場上已經不見冷清,而是霓虹萬千。
一眼看去,全是擺攤的小販跟消費的路人。
廖桂芳驚奇道:“怎麼這裡全是擺地攤的?”
“這小地攤看起來少說有好幾百個吧!”
“有這麼多人消費嗎?”
李青河也嘖嘖稱奇,覺得這些擺地攤的人肯定都是傻子。
這麼多人擺地攤賣吃的,能有多少人來吃?
李青峰道:“疫情過後,人們已經看開很多了。”
“對於飲食方麵,大家已經不會再像從前那樣虧待自己。”
“都是想吃就吃,想玩就玩。”
“正所謂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說的就是這個了。”
回想前幾年疫情的事情,廖桂芳跟李青河也頗有感觸。
確實是,享受當下似乎已經成為了大眾當下的共同理念。
就像他們家也一樣。
從前每天買個菜都是扣扣嗖嗖的。
但現在就不一樣了。
天大地大,飲食最大。
無論日子怎樣,先讓自己開心再說。
一行人穿過地攤夜市,也買了不少東西。
回到彆墅的時候,幾個孩子的肚子都快爆了。
李青峰忽然笑了笑,說:“縣城裡賣宵夜的人這麼多,仍舊可以賺錢。”
“鎮上賣宵夜的人寥寥無幾,豈不是同樣能掙錢?”
李青河跟廖桂芳一頭霧水。
子衡說:“爸爸,你的意思是說,咱們要學外邊的那些人,在咱們鎮上賣好吃的東西嗎?”
李青峰讚許的看著他,點頭道:
“沒錯,現在去外頭打工的人很多都陸陸續續的回來準備過年了。”
“可咱們鎮上賣夜宵的總共就那麼一兩家,而且還都是以炒粉一類為主,沒什麼新鮮的食材。”
“如果咱們在鎮上弄一家大一點的夜宵店,裡頭賣的東西又多又新鮮,我敢說,絕對會火爆。”
“雖然年紀大一點的人可能不會大晚上出來吃夜宵,可年輕人絕對會。”
“尤其是那些沒結婚的,巴不得找個人多的地方湊熱鬨。”
“隻要咱們的場地夠大,生意絕對就夠好!”
李青河跟廖桂芳這才反應過來。
廖桂芳一拍大腿道:“對啊,咱們也可以在鎮上弄這種夜宵吃嘛。”
李青河一想到鎮上有不少好看的少婦,當即點頭道:
“青峰,我都聽你的,你怎麼說,我就怎麼做。”
李青峰笑笑:“這件事還是等明天回去再說!”
第二天把縣城的事情處理好後,一行人回到村子。
李青峰又喊來沒能去紅薯餅作坊做事的人一起吃飯。
然後就說起了夜宵店的事情。
他道:“雖然咱們鎮子的人口看似不多,但其實也不少。”
“各個村落加起來,少說有好幾萬人。”
“再加上周邊鎮子的人,那就是十多萬。”
“這還不包括外來人過路人。加上這些人,二十萬也是有的。”
“大家想想看,二十萬人即便隻有十分之一的人會吃夜宵,那也足足有兩萬人。”
“平均每人消費個十元,都能賺二十萬。”
“而且,十元隻是最低消費,隻要咱們的東西做得好,那消費額度就很難估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