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坤在電話那頭聲音雀躍。
他這次可是私底下代表師父去給韋書記拜年的。
所以,午飯的餐桌上隻有他跟瘦猴以及韋書記夫婦二人。
想他從前雖然也在河市能呼風喚雨,但要像這樣跟書記夫婦一起共進午餐,且隻有他們幾個人,那還真是他從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如今,因著師父的緣故,他居然做到了。
他自然是又高興又激動。
但等他說起師父交代的事情後,語氣還是緩緩下降。
有些無奈的說道:“店鋪的事情我跟韋書記打聽了一下。”
“他說省城那位手眼通天,他不敢得罪。”
“也讓你儘量避開對方。”
“如果可以的話,最好是化乾戈為玉帛。”
何坤是不讚同韋書記的說法的。
他師父又沒有做錯什麼,憑什麼要他師父避開對方?
但這種話他隻能在心裡腹誹,不能宣之於口。
他繼續說道:“師父,韋書記還說,咱們這地方山高皇帝遠,有些事情彆說出省了,就是連咱們河市都不出去。”
“而且對方現在已經算是咱們廣南省的老二老三,再進一步是遲早的事情。”
“所以,讓咱們不要硬碰硬,最好是化敵為友。”
李青峰聽著這些話,心情頗為複雜。
雖然這些都是預料之中的事情,但這些話從韋書記口中說出,還是會讓人覺得很憋屈。
一個省城的人物居然能讓偏遠地區的一把手如此忌憚,可以想見這位大人物的手有多長。
不然韋書記也不會連解封幾家店鋪的權利都不敢使用。
他道:“沒事,韋書記的顧慮不無道理。”
“至於化敵為友這件事,那就沒有必要了。”
他不跟黑心肝的人做朋友。
不管對方的身份有多牛逼,他都不屑。
隻是,如此一來,青玄膏跟青柳茶舍以及油炸糍作坊還得持續關門就是了
關門就關門吧,沒什麼大不了的。
雖說現在紅薯餅作坊跟綠水夜宵的收入不是特彆多,但一天的營業額也是彆人打工一年所得。
所以他還是挺滿足的。
他沒什麼事情的時候,就帶著兩個孩子住在山裡。
山裡的野菜不要錢。
吃肉也花不了什麼錢。
畢竟金山金鑽當真是捕獵的一把好手。
再不濟,他還有自己的鴨場跟池塘。
光是吃鴨蛋都能吃吐。
因此他的收入幾乎沒什麼地方能開銷。
都隻是卡裡的一串數字而已。
在李青峰於山中悠然度日的同時,省城,李家,熱鬨非凡!
李家的李老頭子已經快八十歲。
年後前來李家莊園給李老頭子拜年的人可謂是源源不斷。
莊園位於郊區,占地麵積極廣。
園內奇花異草無數,雕梁畫棟目不暇接。
李老頭子雖然年事已高,但仍舊精神矍鑠。
尤其是他滿頭白發留成長發,於腦後編成一條辮子,看起來頗有幾分仙風道骨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