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明相的治國理政啟蒙課(2 / 2)

薑雲逸才不理會眾人心情,肅然立於講台上,語速和緩、鏗鏘有力地道“天下萬事紛繁複雜,治國理政千頭萬緒,為政者該從何處入手,自古以來便是最大難題。如同科舉一般,隻要破題破得好,施政自然事半功倍。”

聽到明相開始授課,不再翻牌子,熱切期盼的新科進士們皆是大失所望。

“那治國理政這篇天下第一等的大文章該從何處破題呢?本公以為,在複雜的事物的發展過程中,有許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種是主要的矛盾,由於它的存在和發展規定或影響著其他矛盾的存在和發展。

照此理,為政者應準確從這千頭萬緒的諸多矛盾中準確把握住最主要的那個矛盾進行施政。”

講到這裡,薑雲逸停頓了一下。

寥寥數語,便令堂中眾人神色各異,大部分還未理解,少部分若有所思,這便是天賦之差異。

“先生,當今天下的主要矛盾是什麼?”

姬十三見縫插針地提問,薑雲逸瞪了這個好奇寶寶一眼,接著道“民以食為天,自古以來,田畝分配便是天下第一等的矛盾。大多百姓有飯吃,天下便太平。許多人沒得飯吃,社稷便要動搖,如是而已。”

講到這裡,眾人儘皆恍然,人儘皆知田政緊要,但從抓主要矛盾的視野來看待,仍覺耳目一新。對這個主要矛盾的新奇概念也有了初步認知。

“先生,旁的便不重要麼?”

姬十三再次發問,今上登基三十年,卻並未在田政上著太多力。若是田政是第一等要務,豈不是說今上使錯了力?

“先帝主理田政二十載,已是大大緩和了這個主要矛盾。是以今上登基以來,才能騰出手聚焦第二個主要矛盾用人。自古以降,舉凡能使賢才得其所用,便算治世。

舉薦製在初時也是創舉,但後來逐漸朽壞。科舉製現世算是創舉,可若是不用心維護,一樣也會崩壞。正所謂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如是而已。”

聽到這位科舉製的創造者竟也說科舉會崩壞,新科進士們皆是稍稍有些吃驚。

“再次之,便是財貨。自古以來,大趨勢便是天下財貨日豐,但豐的速度時緩時快。快時便民用足,緩時便民用枯。

朝廷有財,才能辦大事;民間有貨,百姓方能日用足。朝廷愈貧,則愈無法作為;朝廷愈無法作為,則民用日枯;民用日枯,則朝廷愈貧。善循者昌,惡循者亡,如是而已。”

聽完這三點,一些新科進士恍然大悟,治國理政竟能被剖析得如此清晰透徹,簡潔明了。

“先生,這矛盾可是陰陽?”

姬十三忽地發出了疑問,薑雲逸微笑著解釋道“有所區彆,你可以細細體悟。”

反正本公是沒工夫去鑽研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